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0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偷桃”落水
  □ 徐平

  “偷桃”一词,最早可能出现在中国神话故事里,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也曾出现在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说来惭愧,童年无知时,我也曾在乡下“偷”过桃吃,还差点丢掉小小性命,每每想起此事,总会汗毛淋淋。

  在崇明农村,多数人家宅前宅后,田间沟边,或多或少会种上一些果树,既可点缀宅边环境,又可采摘给人解馋,一举两得。其中不乏也有桃树,桃子便是乡下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

  儿时,我被寄养在奶娘家。有一次奶娘带我串门时,就瞅见西宅唐家东山头沟边,有几棵桃树,其中有一棵翠绿繁茂,桃红色艳,个儿也大,令我垂涎三尺。趁着奶娘与大人间拉家常闲聊之际,我就溜出去了,找了宅上几个小伙伴,去采桃子吃。桃子仿佛存心与我们这些小伙伴作对似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要么长在树的最高处,伸手够不到;要么长在树枝的延伸处,直至宅沟中间,使你鞭长莫及。要是大人采摘,小事一桩,但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却只能“望桃兴叹”。

  因为是我约小伙伴们来采桃的,自然由我出头。在小伙伴们的相助下,我爬上树左左右右地忙乎起来,准备去摘树枝梢头那一个最红最大的桃子。我不顾一切往前爬,只觉腿一软,脚一滑,不慎跌落在宅沟里。好在唐家宅沟不是很深,大人及时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崇明乡间民风淳朴,小孩子想吃几个桃子,大人自会摘来,无人会上纲上线与“偷”字挂钩。但那时偏我逞能,要自己去“偷桃”,直到那次落了水后,我就再也不敢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故事
   第05版:画刊
   第06版:生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他的目光曾深情投向崇明
风景 (油画)
我的人间
“偷桃”落水
竞争致残
一“言”一“语”桑梓情
崇明报绿岛08“偷桃”落水 2019-05-01 2 2019年05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