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令来信:“极想脱俗,极想超凡,然而不能脱俗,不能超凡。这就是我的心痛所在。由此我反而有些羡慕那些比较简单的人了,没有复杂的思想斗争,简简单单地活着,开开朗朗地伴着岁月的脚步走自己的人生路。那样一种幸福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比如我。我感觉自己已在日复一日平凡而繁琐、无聊的生活中变得消沉起来,感觉日子很乏味、很空虚,因而觉得茫然和孤独。”
飞令弟:
来信收悉。
人的成长是多么的相似!你所经历的烦恼正是前几年我所经历的!你的来信,导引我回想起近几年的点点滴滴,我很愿意把我的所思所想做出整理,说给你听。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谈艺录》里曾论及艺术有三种境界:法天,胜天,通天。法天即追慕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胜天,即艺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了无斧凿痕迹,返璞归真,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几年来对生的品察,我感觉到人生犹如艺术,也有三种境界,那便是:入世,出世,通世。
人有七情六欲,有各种需求急待满足。人是世俗的人,当然免不了世俗的羁绊。人在世上,是不得不入世的,人欲有为,是必须入世的,也正是俗世造就了人。
但问题即在于,世俗中总相伴着庸俗与恶俗。为区区小名,蝇头小利,朋友背信弃义有之,邻人抽刀相向有之,同室操戈有之,夫妻反目有之。人囿其中,天长日久,总免不了厌倦。因此人都想解除尘网的束缚,脱去尘缘的垢浊,领略领略世外的风光。更有甚者,干脆出世离群,遁入空门,永远不再回到俗世中来。
诚如前述,艺术达到一定的境界,高于自然之外,还须无半点人工斧凿痕迹,返璞归真,与天地合而为一,人生的艺术若要成熟圆融也非得“与天地合而为一”不可。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固然可赞;淤泥浑浊,令人掩鼻退避,但若舍去淤泥,任荷花立于清水之中,不日便形销骨立,叶败花落矣!所以说,莲之妖娆,全赖淤泥;人之成功,全凭俗世,淤泥虽浊,然其水分在,养料在。俗世中其源泉在,动力在。出世之道即在入世中,不必绝人以避世。这不是一种对俗世的投降,而是一种自觉。此入世非彼入世,此入世是经历出世之后的入世,此入世是有出世之心的入世。此时入世的“社会化”,不再是“扎入染缸,诸尘易染”,而是“万恶不侵”,甚而是将自己品行中的杂木乱草修剪得整整齐齐!因为有入世的自觉,明白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故而有了平常心,进取心,再无矫俗心,倨傲心。故自可居于俗世,品味大自然的美丽、人性的温馨和常人的俗趣,自可在其中取得营养,获得动力;自可开开朗朗地伴着岁月的脚步走完自己的人生路;自可诚笃奋发、积极追求人生的抱负;自可简简单单,心境平和……
以上只是说说我近来对人对事的一些真实感觉,或取或舍,全在于你。当然,关于通世,我自认暂未悟到,故不详细赘述。
我下星期去青海参加笔会,今年你何时休假返回上海?部队文工团的战友聚会估计五月中旬在郑州举行,你参加吗?你让买的二胡内外弦随信寄上。
近来上海气温渐凉爽,不日将与你嫂子回崇明岛会会部队崇明籍的老战友。家乡的清新空气实在是好,都说可以洗肺洗胃的呢!
好,就此打住。
顺祝——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