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湖情思
  □ 金谷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天堂之誉。十三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于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来到杭州,这位到过全球许多城市、在中国待了18年的西洋人,震惊于杭州之美,觉得已难于用言语来表述,唯有连连惊呼:“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最华贵的城市!”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乍到杭州,一见倾心,精神徒振,诗思勃发,一改其温婉风格,写下了一首豪放的《望海潮》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阙高歌杭州之美的千古金曲,一时广为流传,传到宋朝北邻金国,金主完颜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他找来一幅西湖全景图,在图上添上了自己立马于湖边吴山之巅的画像,并题诗曰“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位金国君主后来大举南侵失利后被杀,美梦终成泡影。把金国侵宋的原因归结于一首词,当然无稽,但也可见柳词抒写杭州之美的巨大魅力。

  沪杭毗邻,我来杭州的机会较多,从1970年10月第一次来游,至今都有一、二十次了。每次来了,都一定要去湖边转转,就像与情人有约一样。在我眼里,西湖的美是一种诗意的美——须晴日:湖光明艳,山色秀丽,晨晖夕岚,花树迷离。长堤烟柳画桥,铺陈清风明月的空灵意境;楼台亭阁水榭,绵延金碧辉煌的热烈,风月无边。柳浪闻莺、花巷观鱼,曲院赏风荷、平湖望秋月,听南屏晚钟,感觉神秘而庄严;看双峰插云,如凝固的乐章雄浑而苍凉。

  雨中的西湖,别具情趣,更富有诗意:淡烟笼住翠柳丝条,雾纱遮掩湖山胜貌。梦幻般的西子姑娘隐现于丝帘翠幕之中,好像是个怕羞的少女,戴上了雨丝摇曳的珍珠面罩,朦胧、缥缈。青山隐隐了,湖水迷离了,玲珑的楼阁。隐约在烟容雨态里,有如仙境中的珠宫贝阙;稀稀落落的小小游艇,在空濛的湖心荡桨,不时地传来几声豪放的欢笑。飞翠飘红的湖心小岛,烟云迷漫,恍如雨丝风片里的蟹屿与螺洲,梳裹就西子的风鬟雾鬓……

  迷人的西湖,还有那么多的形胜:长堤,断桥,孤山,西泠,玉泉,灵隐,飞来峰与三天竺,黄龙洞和葛岭,甚至倒掉多年的雷峰塔,兀自让人魂牵梦萦,以及虎跑的泉水泡一杯狮峰名茶龙井……更不要说西湖的怀里还深情地拥抱着几颗民族忠魂——青山有幸埋忠骨哟,西子湖头有于肃祠、岳飞庙、秋瑾墓、张苍水的坟。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先后二次贬谪杭州,却与西湖一见钟情。他把自然界的西湖比喻为著名的越中美女西施,以一首七绝短诗,叫响了一个从此流传世上的美丽名字——西子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是的,西湖的美,仿佛只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差可比拟:里湖外湖,湖光明艳,如同美女的盈盈眼波;南峰北峰,山色神秀,好似佳人的黝黝黛眉;柳浪中啼树的呖呖莺声,不正是美人清脆娇媚的歌声吗?那芳草茵茵的苏堤白堤恰似佳人系着波光水影的翠绿裙带啊!“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苏东坡这位大诗人的特殊厚爱和极妙才情,让西湖以绝色佳人的西施形象永远进入世人的心。

  现在,我就行走在苏轼第二次主政杭州,治理西湖留下的政绩——苏堤之上。天已薄暮,湖面上烟云四合,霞光闪闪,色调浓郁。天空显得苍蓝而幽深。脚下清波舐岸,绿草如茵;斜晖脉脉水悠悠,雷峰塔虽已倒掉,雷锋夕照长存——橘红的岚影波光,泛映出一抹相思意蕴,爱情的魅力长在,神话因之而不老,何况白堤上还有一座断桥!

  仰望苍穹,余霞散成绮,一天相思写满一湖的空阔。暮色渐渐地变蓝、变浓,变得苍茫起来、深邃起来。灯光一盏一盏地亮起来,无声无息地,不炫目,不闪烁,柔和地璀璨在花树间,为黄昏的西湖消融黑暗,撑起一抹温馨的暖色,映照着一叶叶画舫的轻盈,如梦似仙,天上人间……

  忽忆起三十年前陪娟子来游杭州,在西子湖上荡兰桂之桨,一圈圈波纹、感情的涟漪漾开,舟行镜中,人在天上,心在波浪间徘徊。玉笛与凤箫齐奏,重现青春风采。手握着古典的桨,却辜负了一腔火样情怀。记得舟靠小沄洲,走上湖心岛,徜徉在楼台亭榭间,我拉着她的手,穿过花木扶疏的石桥曲径,来到“我心相印亭”看湖中的“三潭印月”。她瞥了一眼匾上的亭名,幽幽地一叹:“三潭印月明,我心相印谁?解不开思想的缆,驶不出心中的海。”此情此景,宛如昨日,可弹指间已半甲子去也!一个关不住的梦逸出,逸出久远的年代,西湖风浪平息,历史宁静下来。

  信步在苏堤大桥花柳之间,游人寥落,很契合我此时的零落心境。也许寂寞也是一种境界,可寂寞时心也能宁静吗?上午我去了钱塘江边月轮山,登上了千年古塔六和塔,心情很平静,一点儿也没有“当年曾与佳人有约,如今独自凭栏”的感慨或遗恨,只是凝视着钱塘江静静地流出历史的画图。江流悠悠,江涛汩汩,我仿佛在倾听一支历史的咏叹调——江山记忆中有大海的狂暴,六和塔压着一片惊涛骇浪……之后,我跑到虎跑去喝了一壶苦茶,想起当年的愿言,又远走风篁岭去看古泉龙井,并在龙井村里待了好大一会儿,待到走出九溪十八涧的幽径,远山已衔不住西天的夕阳——“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对着西湖的空阔,我仰天长啸,尽吐胸中块垒。

  行行复行行,走至跨虹桥北苏堤尽处,西拐来到曲院风荷—酒家。沿着花墙绕过假山,在滨水平台上吃晚饭时,又想起了那年和娟子也是坐在这里,开心地享受了一次烛光晚餐,还喝了一瓶通化葡萄酒。此刻我痴痴地凝望着湖中的睡莲——看不厌的妩媚,看不厌脱俗的清丽;不胜凉风的娇羞,心紧紧藏在绿叶里。唉,咫尺的距离,咫尺千里啊!

  怀着些许惆怅,离开了小巧玲珑的曲院风荷和满眼鲜花,沿北山路东行,从西泠桥转入白堤,我走向平湖秋月。白堤堤面低平,在堤上漫步,湖水格外可亲。白堤把西湖分隔为里湖外湖,外湖宽阔,南望一片暗沉沉,波心荡,冷月无声。朵云如雪,飘一湖神话与诗纹;里湖小巧,灯光里,波光粼粼。北看山坡上,琼楼参差,闪光的窗口洒落几许温馨。来到了平湖秋月,水面更加开阔了,波平如镜,一望无涯;皓月当空,清辉四泻。站在亭台楼阁的剪影里,我望着那幽幽的湖水,隐隐的青山,冷冷的月色,寂寂的栏杆,一时间,竟有些痴了。寻梦西湖的江湖浪子,思想和幽情都在此刻被月下的西湖溶化了,溶入那巨大的空阔与无际的深沉,仿佛那种空阔与深沉,就是生命的本源,脑中那些缥缈如云的思绪已出窍四散,心里一片空灵——“秋水文章不染尘”。

  疏落的灯光,昏黄在皓月的银晖里,有些愁肠。一艘游艇划过,洒下一阵欢快的笑语娇音,伴奏桨声的律动,一声声敲打水心——水之心扉,敲打出流韵悠长。我的心变得苍老起来,禅意悠悠。记忆依旧在,梦幻依旧在,只是这世界在变化,有一些东西正在离去,有一些东西正在生成,包括生活、思想、甚至情怀……山寺的晚钟忽然撞响,把我从西湖深沉的空阔中撞了出来——现实依旧在,过去依旧在,温柔的絮语已失落在一湖清波里,裹在温柔里的心,忽觉一抹冰凉。老了春风老了人,青春之歌绝响。热情变成岩浆,埋进心底深处,从此不再澎湃。

  别了,杭州醉人的风。别了,西湖柔软的水。

  挥一挥手,我决然地离去,不带走一滴水珠、一片云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油画《南门大堤夜景》
西湖情思
浅谈出世
书法《陋室铭》
安全生产的标语
崇明报绿岛08西湖情思 2018-08-22 2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