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学生文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独处是清欢
  □ 崇明中学·高二(3)·黄钰晨

  人是群居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也说独居有好处。在我看来,独居在某些方面确实比群居更胜一筹。

  人们往往因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聚集在一起,就如庄子所言的“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因此热闹繁华的景象必然会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产生而出现,群居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发展的必然。但“热闹过头”,就成了喧嚣、嘈杂。人们本拥有的心灵之声被阵阵杂音盖过,从此成了为追名逐利而奔波劳碌的人。

  而“一人处一室”的独居生活,则可以让你在接受外部世界杂音的洗礼后,还可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品一杯茶,追寻内心那一方空明澄澈的天空,追求一个更高的境界。

  群居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中,也无独有偶。我想,微博热搜正是一例。热搜,顾名思义,就是网民最常搜索的关键词。一个热搜词条下会被置顶的,往往是评论与转发最多的博文,而这些置顶博文所发表的观点,往往会被大多数人接纳。而这正是所谓群居的另一大弊病:它会让人产生思维惰性,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成为一根随波逐流的脆弱苇草。

  而独居就不一样了,网络上的独居并不意味着闭塞,而是指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会有自我思考,从而发表个人见解。网络独居者们往往会对置顶博文所阐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思辨,同时再进一步深入了解问题,思维不断地进行延伸与拓展,这就是他们那字字珠玑的言论背后所蕴藏的东西。但令人叹息的是,这样的独居者少之又少,偶尔一两篇一针见血的博文,也许早已被埋没在数条置顶之下了。

  生活上的独居和思维上的独居是有所关联的,只有生活中不受外界影响的“独”,才有可能造就思维上不人云亦云的“独”。日常生活中静读一本书,再独自认真体悟、感受、总结,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随之得到锻炼。这让我们在日常为人处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受益颇多。

  我并不否定群居生活所带来的庞大经济效益,但依当今时代趋势,我们更需要的,是独居给我们带来的心灵净土与思维领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学生文萃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荷韵》
人生独处是清欢
目睹时光急驰而过
崇 明 糕
《街道的色彩》
以梦为马
崇明报学生文萃06人生独处是清欢 2018-05-1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