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翻开《周易》,可以看到许多由一条条小横线组成的符号,那叫作“卦”;小横线则叫作“爻”,卦爻旁边有解释它们的文辞,相传这些跟伏羲和周文王有关。《史记·日者列传》里说:“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
伏羲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今天的学者们说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农耕渔猎时代的一位部族领袖。多年前,我到甘肃省天水市,看到被誉为天水十景之一的“伏羲卦台”,瞻仰庙里供奉的伏羲雕像时,遐思之间,想起闻一多先生的名著《伏羲考》,我就觉得司马迁的记载肯定不是臆说。古籍上还说伏羲王天下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创立的八卦,后人称之为“先天八卦”。
至于文王拘而演《周易》,史书亦有记载,更属可信。河南省汤阴县有一个古地名叫羑里的地方,自古就有文王庙,1942年毁于兵乱。如今文王庙重建,庙前耸立着写有“演易坊”三字的青石牌坊,庙内古柏苍翠,你走向它,一种肃穆庄重的气场会油然而生。传说距今三千多年的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纣辛拘禁在羑里的监狱时,面壁7年,根据伏羲八卦,创立了“后天八卦”,并演绎出64卦,384爻,写了卦爻辞,这就是《周易》的主体部分,后人称之为《经》。
明清以来,有一些儒家学者如胡渭、沈起元认为“伏羲先天八卦”是宋代易学家的伪造,为了争正统,他们还否定道教里的“先天八卦”,但上个世纪70年代陆续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证明了《周易》的“先天八卦”,自古就存在。
过了五百多年,孔子读到了《周易》,《史记》的《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无名作者的《周易乾凿度》里说:“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作‘十翼’。”“乾”为天,“度”是路,“乾凿度”有开辟通向天上之路的意思。后来有许多史书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说孔子读《易》写了“十翼”,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说得最具体:“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为什么叫“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十翼”中的《彖辞》、《象辞》、《系辞》各分上下篇,加起来正好是10篇,这就是《周易》里的《传》,“传”(zhuàn)就是传(chuán),即解释阐发使之传之后世的意思,前边说的《经》和《传》合在一起,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通行本《周易》。
到了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对孔子作《传》的说法提出了疑问,他著《易童子问》,认为除《彖》、《象》二传为孔子所作以外,其他各篇都不是孔子所作。理由是其中有许多说法淆乱,不像一人之言;文辞的繁复也不像孔子手笔。欧阳修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现代的大多数学者也不相信孔子一人作《传》的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孔子以及孔子以后的一些学者读《易》说《易》而撰写的阐述,陆续完整而成文,旨在发挥他们所理解的《周易》的基本思想。
《周易》的奇特还在于,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它就是一部用蓍草来说休咎的占筮之书。蓍草植物名叫“锯齿草”,容易腐烂,实物不存,所以今天只能从古籍的记载里了解占筮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五十根蓍草,抽去一根,象征太极,剩下四十九根,分成左右两半,再从右手的一半中取出一根,象征天地人中的“人”,余下的则四根一组抽取排列成爻,每三次成一爻,共十八次得六爻成一卦。
郭沫若在90年前说过“《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又说它是“古代占筮书”。(《〈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著名易学家季镜池说:“《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是占筮书”而“易传是哲学书”。(《周易探源》)
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的文化精英,几乎都与《周易》有着不解之缘,从战国时代起,一直到今天,研究解读它的队伍,可谓浩浩荡荡,任何一门学问的研究人群和著作,都不如它庞大。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柳宗元、苏东坡、杨万里、朱熹、文天祥、黄宗羲、康有为、章太炎、钱钟书等人。
时至今日,无数的学者从中引申并丰富了哲学、史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学问。比如中医,吸取了《周易》的思想,今天仍然讲阴阳,事实证明是科学的。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易卦与代数之定律》、《易图的数学结构》、《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等著作出版。1940年,法国巴黎出版了中国留学生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观与现代天文》,他认为,太阳系各星体与八卦存在相应关系,由此计算出第10颗行星的平均运行轨道速度。巴黎大学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论文审查委员会,最后不得不为刘子华论文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所折服。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刘子华的论文是“一本最有价值的书”。1999年9月,英美科学家用在太空飞行了27年的“先锋10号”探测器发现“一个新天体正围绕着太阳运行”,再次证明了刘子华的预测。英美科学家公布的各种参数也与刘子华当初推算的参数惊人地相似。
今天,甚至有人说从《周易》中看出了“宇宙结构图”、“DNA遗传密码”,连外国人也掺和了进来,除莱布尼茨看出了二进位制外,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看出了“别一种思维”。
总之,自然科学家看《周易》,说它讲的是自然科学,社会学家说它是人文科学,但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都承认它是哲学。
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周易》自己“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系辞上》)。但愿天下读《周易》的朋友,都能得到一个乾卦,元亨利贞,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