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炮 污脚 恶扁 扇窝
  □顾晓东

  “坞”、“乌”同音。“坞”是说“船坞”、“船上坞”的“坞”。“乌”,本指黑、不明亮,如说“乌豆”、“乌坛(‘坛’,音‘田’)”、“乌黢(‘黢’,音‘出’)夜茫天”。利用“乌”的黑、不明亮的意思,崇明方言又用来说愚笨、不聪明以及胡乱,如说“乌子”、“乌炮”、“乌小蟹”以及“乌嚼乌话”、“乌吃廿三天”。“乌”表示愚笨、不聪明,和通用语里以“昧”表示糊涂、不明白以及用“明”表示聪明完全对应。“乌”的胡乱义,自然和乌黑包括愚笨、不聪明相关。沪语里,其实也用“乌”说胡乱之类,比如说“瞎乌搞”、“乌搞百叶结”。但是,《上海话大词典》“瞎乌搞”作“瞎搞”、“乌搞百叶结”作“搞百叶结”,其中的“”音义都不合。《上海话大词典》里还有一个单音词“唩”,所注音同“乌”,意思为“小儿啼哭”,例举“勿要唩吵”。“勿要唩吵”,可能就是“勿要乌吵”,即指别乱吵乱闹,其中“乌”作状语修饰“吵”。“唩”,《集韵》平声戈韵乌禾切,《玉篇》“小儿啼”,用作“勿要唩吵”连组词结构都使人觉得很别扭。

  “污”,音“乌”。“污”,首先是“烂污泥”之类的“污”,延伸出去也就是“脚污勒烂泥里”一类的“污”。“烂污泥”的“污”,不是讲污秽而是指淤积,而正是由于淤积,“烂污泥”也就自然有了下陷即会得“污脚”、“污人”的性状。古文献里有不少把“污”用作下降、下陷的例子。《淮南子·说山训》“文王污膺”中的“污膺”,就是说“下陷至胸”。“污”,又说“只污进,弗污出”,以及“潭潭(‘潭’,音‘田’)污”、“肚皮污子”等。“只污进,弗污出”,形容只愿意得到而不愿意给予。“肚皮污子”之类的“污”,实际上还是指下陷,但是功能已经基本转化为名词了。《正字通》:“汚、污、汙、洿同。本作污。”此外,《集韵》中“圬”也为“汪胡切”,“低洼地”。这表明,“污脚”的“污”,还有好几个异体字。《上海话大词典》里,类似崇明话说的“污脚”的“污”写成“涴”,释“陷入”,例举“当心鞋子勿要涴到烂泥里去”。“涴”,《广韵》去声过韵乌卧切“泥着物也”,音义均不合。

  “恶”,有“焐”和“握”两种读音。“焐”音的“恶”,说“恶扁”、“恶蛆(‘蛆’,音‘欺’)坑埂”、“恶急栽(‘栽’,音‘支’)坑”等,指大便。“握”音的“恶”,说“恶口”、“恶掐”、“恶赖”、“恶物(‘物’,音‘末’)”、“恶囊相”、“恶形恶状”、“恶极恶赖”、“恶虎老鹰”等。“恶”音“焐”,对应《广韵》去声暮韵乌路切;音“握”,对应《广韵》入声铎韵乌各切。

  “窝”,《字汇》“乌禾切”,音“乌”,说“扇窝”、“夹勒扇窝里”等。“扇窝”,指翅膀。“夹勒扇窝里”,比喻不让子女独立经受锻炼而总呵护在自己身边。“焐”,音“户槛”的“户”,说“焐被窠”、“焐奶头”、“焐泥蟹”、“焐酥相”、“焐酥寒豆”等。同样“焐酥”两字,当单独说“天热特,你老布袄着勒身浪焐酥”时读同“乌苏”,而说“老布袄着勒身浪焐酥相来”时音“户(‘户’,音‘户槛’的‘户’,阴去调)苏”。阴去调的首字连读为阴平调,即“焐”在“焐酥”中连读为“乌”,是可能的。《上海话大词典》中,“乌苏天”注“潮湿而闷热的天气”,“乌苏”注“杂乱而脏,使人难受”,其中“乌苏”两个字的形状都值得推敲。“迁户口”、“户口薄”、“好户头”、“好老户子”的“户”,音“护”。“户槛”以及表示门口意义的“户口”、“户口门”、“前户口”、“后户口”、“望户口”的“户”,音“焐”。“护”,所说的“护肚潭(‘潭’,音‘田’)”、“护腩腩”、“护肚腩渧”,都可形容尿床把被子尿得很湿,好像身体都浸泡其中。“护奶头”,指小孩子在吃完奶开始睡着时还把乳头含在嘴里。这也启发了市场商品“奶嘴”的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人物
   第05版:生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崇明四景
老式生活
乌炮 污脚 恶扁 扇窝
崇明,迎着绿岛的朝阳
油画《雪芦》
我爹我娘
大椿镇
篆刻作品《道法自然》
崇明报绿岛08乌炮 污脚 恶扁 扇窝 2016-12-14 2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