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物损事故用“快处易赔”可快速处理
  □记者  沈俊

  驾驶员在行车途中遭遇道路常见交通物损事故,该如何处理?哪一种处理方式最迅速?日前,崇明交警大队方志高警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常见的交通物损事故通常有4种处理方式。”随后,方志高向记者介绍了这4种处理方法:

  “快处易赔”微信号处理

  “快处易赔”微信号是上海交警部门与保险部门联合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关注这一微信号之后,一旦遭遇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打开微信,按照页面上的步骤拍照固定证据。

  更重要的是,这一微信号可自行定位事故发生地点,拍摄照片可直接提交至系统,便于民警快速认定。而且系统只允许上传当场拍摄的照片,当事人无法从手机中选择照片上传,这也保证了照片作为证据的真实性。采用这一方式,双方认可度都有保障,因此达成一致协议的可能性也较高。

  按照目前的实践,一般来说发生事故后双方下车拍摄照片大约3分钟即可完成,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再补充相关信息,只需2分钟左右。

  由于这一系统直接连通公安交警部门和保险部门,当事人无需再提交其他纸质证明,双方也只需在最后资金结算环节再碰面,其他都可以在网上解决。因为系统连接,信息周转快,目前使用这一方式最快只需40分钟即能获得理赔,一般来说两天左右即可完成理赔。自9月《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的理赔便民新规出台后,上海地区使用这一微信号处理交通事故已从日均20余起上升至50余起。

  不过,这一方式只适用于双方当事人都在上海入保的情况。外地入保车辆仅可使用拍照取证环节。

  自行拍照协商处理

  按照新的规定,要想享受后续便利的理赔服务,当事人必须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以固定证据,再相约至理赔中心进行后续程序。

  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现场拍摄照片更加规范,耗费时间不多;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拍摄到可以说明问题的照片或视频。而且事故发生48小时后,双方必须一起到理赔中心处理。

  不过,由于事故双方驾驶水平、经验等各方面差异,时常可能无法达成一致,协商难度较大。

  按照新的规定,自行拍照、视频固定证据后,可省去开具事故认定书的环节,节约一定的时间。但依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理赔,最快也需要两天。

  自行协商未拍照处理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现场拍摄照片或视频,而是事后再处理,按照现在的规定需要回到事故发生地点,由属地交警部门进行调查。属地部门将首先调查事故的真实性,再通过调查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开具相应的材料,以此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如果因时间推移,现场变化,没有证据可认定责任的,双方当事人可能将同等承担责任或进入法律诉讼程序。

  按照这样的处理流程,交警调查环节就将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耗时较长。此外,一些当事人自行协商认定责任,理赔时却拒不承认,因没有了现场,再确认难度极大,因此存在很高的风险。

  现场报警处理

  对于不少新手驾驶员来说,发生事故后第一选择是拨打110报警,等候交警到场处理。由于担心对现场造成破坏,这些车辆往往停放在原地,极易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报警时警方也会通过电话指点当事人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即使交警到达现场处理,首先还是会要求当事人固定证据。

  根据公安部的相关规定,交警到场处理,不仅要处理事故,还需对事故中违法方进行处罚,同时如果当事双方因为没有快处快撤造成交通拥堵,还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

  “在这四个处理方式中,使用交警和保险部门联合推出的‘快处易赔’微信号最为便捷。”采访中,方志高表示,根据上海保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颁布的《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9月开始,上海物损交通事故理赔无需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市民只需现场拍摄好照片、视频,就可以享受便利快捷的交通事故理赔服务,如果现场没有拍照或视频固定证据的,则将十分麻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月饼花样多“私人订制”成新宠
中秋游崇明,最美的风景是“文明”
竖新镇:留守儿童与失独老人共庆中秋
交通物损事故用“快处易赔”可快速处理
上海市“平安英雄”崇明地区群众推荐活动
警方提醒:中秋将至市民出行请注意安全
崇明报综合03交通物损事故用“快处易赔”可快速处理 2016-09-14 2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