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人民抗日斗争述略之浴血奋战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文/黄振忠  秦志超

  中共崇明地下党积极贯彻上级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指示精神,领导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崇总、边抗四大队、抗日锄奸团、短枪队、武工队等抗日武装伺机伏击、袭击、阻击、扰击、逆袭敌人,直接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崇总北撤后,地下党打进敌人内部,翻江倒海,秘运军火,策反伪军,窃取情报等,打胜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斗。

  一、崇总,边抗四大队,灵活机动袭击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把敌人打压在少数城市据点,使乡村成为抗日民众的天下

  集中局部优势,伏击敌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38年10月23日,王进、瞿犊联合国民党县长陈赓尧部署的东西总攻打响,以相当于十三个中队六百余人的兵力,同时袭击堡镇、县城、庙镇等三个据点。东路总指挥瞿犊,率五个中队进攻堡镇日军大通纱厂据点,富安纱厂据点,杜少如宅日军警备分部。战斗持续了六个小时,消灭了敌人二十余人,炸毁敌军车一辆。袭击庙镇据点的锄奸团和独立四中队打死一个大汉奸。身为东西总攻总指挥的陈赓尧,指挥五个中队突袭县城,为了保存国民党四支队实力,竟然临阵撤出,导致攻城失利。总攻战斗大灭敌人气势,大长抗日军民士气,也暴露了陈赓尧消极抗战的真面目。

  面对敌强我弱,崇总白天化整为零,隐蔽民间;夜间集零为整,频频活动。为教训下乡扫荡的日军,崇总不断伺机伏击敌人。11月11日,瞿犊根据情报,凌晨埋伏于一区蚌壳镇北一里许。9时许,一队日伪军从南而来,企图到老滧港接应一批新兵。敌人进入伏击圈,瞿犊一声令下,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此战消灭敌人三十余人,是崇总零伤亡打胜仗的的精彩战例。

  “8·13”是日军侵略上海战役的纪念日。在敌人筹备庆祝之际,崇明抗日武装送上两个“礼物”,让敌酋气得头顶冒烟。1939年8月5日凌晨4时许,活跃在崇明一区、地下党领导的另一支抗日武装“边抗四大队”,在八字桥伏击日军,当场打死日伪军三十余名,其中日军小队长两名。敌人因得到汉奸密报而偷袭,没想到偷食猫尼反被揍,大败而退。1939年8月6日下午3时,崇总一大队蒋煊洲中队与金有祥中队联合,在竖河镇白祠堂伏击两辆日军卡车。枪战持续3小时,日军三面受敌,狼狈逃走。这次战斗,毙敌十二人,伤敌八人。我部牺牲三人。二中队副队长黄汉斌激情赋诗:健儿豪气贯长虹,杀敌归来夕阳红。千古白祠堂畔路,长留血迹记丰功。接到败绩消息的上海日酋,此时不知作何感受呢?

  崇总把敌人射过来未爆的炸弹,改制成地雷,统一指挥,打地雷战。1940年7月20日傍晚,崇总在新河镇与米行镇之间埋设七组地雷群。一大队一中队埋伏于新河镇东,二中队埋伏于米行镇公路,三中队埋伏于白祠堂,特务中队埋伏于油车桥北面。二大队在二条竖河打敌援。三区区委组织群众到南北公路刨坑锯电杆割电线。数股游击小组骚扰引诱日军军车出洞,21日8时许,堡镇日军两辆装甲车和五十多个鬼子中计出动,经过渡港桥时,二中队指导员翁逸平按下电钮,两组地雷同时爆炸。同时,二中队9挺机枪、140余支步枪凌厉开火。日军哭爹喊娘。此战,日军死伤二十八人。这一仗成为崇总北撤前最大的一次联合战斗。自崇总成立后,抗日武装先后进行大小战斗七十多次,消灭日军、伪军、汉奸三百余人,俘虏敌人三百七十余人,缴获各类枪支七百七十余支,缴获敌粮一千五百余石。日伪军折兵损将,只得龟缩在少数城市据点,不敢下乡扫荡。一二三区乡村成为抗日民众的天下。

  二、锄奸团,短枪队,武工队,主动出击,惩处汉奸、日伪特务,打掉敌人耳目,掣肘敌人行动,粉碎敌人阴谋

  打掉敌人的耳目,让敌人变成瞎子聋子寸步难行,是地下党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目标。为缩小打击面,教育大多数,地下党指示锄奸团,把打击目标集中到作恶汉奸、伪乡镇长、保长中的为首分子。1938年10月间,一区伪乡长蔡文元带动一帮伪职人员,死心塌地为日本侵略军效劳。三区新开河镇汉奸施后林,则以卖国行为不断讨得宣抚班头子的奖赏,成为汉奸榜样。抗日锄奸团奉命打击。中旬的一天晚上,汤如甦率沈自强等六名战士,连夜将两个罪大恶极的汉奸除掉。这次行动对汉奸震慑极大,有借故辞去伪职的,有向锄奸团自首的,也有暂时收敛的。抗日锄奸团与崇总并肩作战,出击十五次,消灭汉奸、伪乡镇长、伪自治会长等四十余人。边抗四大队也常以小股部队夜里出击,活跃在一区二区的北部,惩处作恶汉奸。

  地下党为让镇压汉奸的行动起到杀一儆百瓦解敌人作用,以多种方式传播被镇压汉奸的消息。1940年3月上旬,崇总刘俊手持茅珵的手谕,率短枪队挺进二区镇压一个作恶多端的伪乡长。短枪队把他尸背朝天,把公布罪行的纸贴在尸背上。第二天,围观“尸背布告”的群众人山人海,无不拍手称快。一些汉奸吓得不敢出门。

  敌人情报网点是崇总重点打击目标。瞿犊手枪队曾于1938年10月打掉日酋安插在排衙镇、协兴镇的一个特务情报网。日酋石桥不死心,1939年9月28日凌晨,他实施活捉茅珵的“斩首”行动,率满载日军的十辆军车疾驶浜镇杨家埭崇总茅珵住地。为活捉茅珵,石桥严令部队一律不准开枪。茅珵和警卫一共才五人。总队部其他人都在远处。但因日军不开枪,他们以五支短枪竟然突围成功。总队部是昨夜十一点从三区撤过来的。石桥的情报哪里来的?又怎么知道茅珵住处的?总队部派钱伯荪等三人侦查。在群众支持下,钱伯荪终于破案。原来,总队部侦察员沈振遂,在南门曾被日军抓住后叛变。石桥以他为主,在浜镇百货店设立秘密情报组。钱伯荪等三人立即打掉浜镇情报组,排除了石桥埋在总队部内的一颗“地雷”。

  崇总北撤后,地下党对特别猖獗的敌人,常派武工队突然袭击。驻凤阳镇孙信民部一股伪军,守护日军粮库“收租仓”,每天早晨派出一个班到草棚镇购菜,趁机敲诈勒索,欺负市民,群众都很痛恨。1945年初春一天早上,县工委书记陈伯明率十六位武工队员,混在草棚镇上镇市民中,袭击伪军班,当场击毙四人,抓获一人,缴获步枪五支。自此,凤阳镇伪军收敛了。崇总北撤后,地下党先后十一次派武工队袭击敌人,力挫敌人气焰,提振民众抗日信心。

  三、地下党打进敌人内部,翻江倒海,秘运军火,策反伪军,窃取情报,营救战友,掩护同志,打胜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斗

  崇总北撤后,中共崇明地下党分成秘密工作线和敌军工作线。1941年2月,敌工线吴纯夫,成为电影《51号兵站》中的“小老大”,成功地与崇明汪伪军团部政训处主任黄胤昌和崇明伪军大队长杨志清秘密建立敌工关系,通过黄胤昌,突破敌人封锁,为新四军采购印刷铅字;通过杨志清,成功建立新四军军火秘密运输线,六次南下,共计购买子弹二十多万发,还有迫击炮弹、掷弹筒和翻造子弹的火药等,受到陶勇旅长的特别表扬。

  秘工线在陈伯明、施群等领导下,派同志打进敌人内部开展斗争。1941年8月,地下党吴明福、施群、吴清郎等,利用伪军徐亚根大队左华阳中队与黄宝森中队不和,先是策反左叔阳中队,在左叔阳被内部倾轧所杀后,又成功策反黄宝森中队。黄宝森对徐亚根部大椿镇伪军中队缴械后北撤投奔新四军。伪军徐亚根大队三个中队被策反肢解,崇明中部伪军势力大为削弱。

  1942年4月,县工委派出黄斌、陈耀邦、孙元谷等地下党员分别打入北白港伪新海乡公所、三区敌区公所等。他们收集敌人情报,掩护地下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护送抗日干部等。朱福其奉地下党施群指示,成功打入日军宣抚班石桥手下做事。县工委依靠这条重要内线提供的情报,及时应对日军扫荡、出击和特务活动。朱福其奉命营救出了被宣抚班抓捕的抗日干部顾一揆和抗日分子张才郎。地下党还由打入敌方担任伪保长的我地下党员王世忠开药店掩护,建立一个秘密交通港口,为新四军运送棉布等军用物资。地下党打进敌人内部开展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四、组织广大民众积极参战,断电线,绝交通,夺敌粮,助攻城,成为地下党领导抗日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让敌人视为畏途

  在地下党领导下,抗日群众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地主动帮助子弟兵消灭敌人。1938年11月17日上午12时,日酋石桥亲率三百余名日伪军,扑到浜镇。石桥将民众赶到一块,威胁不说出游击队就放火烧镇。千钧一发,民众虞老汉挺身而出,对石桥说:“游击队往上小竖河去了,愿意为皇军带路。”石桥高兴答应。下午4点光景,日伪军被虞老汉带进上小竖河江滩崇总包围圈,被崇总消灭五十多人,虞老汉壮烈牺牲。战后,瞿犊在虞老汉牺牲地的一棵树干上刻下:长江万里,烟波浩渺。壮哉老爹,后人之表。

  在地下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抗日群众坚定地与抗日武装并肩作战。在东西总攻时,西区五六十个民众,与抗日锄奸团一起设路障、锯电杆、割电线、烧洋桥。东线近百个民众在王进指挥下,挖路坑、倒电杆。1938年12月,日军企图袭击设在一区北高乡施家宅(今属港西镇北闸村兴北二组)的崇明县行政公署。地下党组织数百民众,将通往的要路挖得坑坑洼洼,六座桥全部烧毁,别说车不能走,就是人也不好走,敌人阴谋被粉碎。1943年4月21日,武工队取得了一枪未发全歼纯阳坛伪军一个连的胜利,也与民众参战分不开。在战斗打响前,县工委陈伯明组织群众连夜挖断公路,烧毁主要桥梁,割断电线,切断纯阳坛与县城的交通联系,并与武工队一起冲进敌营。

  粮食,是日伪军重要的军备物资。群众在地下党领导的夺粮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河镇黄家楼是日军重要粮库,存有1000余石粮食。1945年8月19日晚上,在地下党领导下,强民乡党支部与武工队并肩作战,组织五个片民众、四百余辆小车子,打响夺粮战斗。在武工队攻进粮库后,党支部指挥小车队有序进院,灌袋装车,有条不紊,纪律严明,最后扫场刮地,不给日军留下一粒。几天后,西沙一百余民众在县工委陈伯明指挥下,也取得夺取敌人粮库大米五百石的战斗胜利,为新四军赴崇大反攻作军粮准备。

  地下党领导下的参战民众,发挥才智,为取得胜利创造条件。1945年8月,中共强民乡党支部接到协助攻城战斗任务后,立即组织100余名积极分子的攻城后勤队。积极分子们发挥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带几十条老被絮,用于浸湿后盖在床上或桌子上当“土坦克”攻城;带上铁榔头、钢凿子,用于破击城墙;带上数十张长竹梯、绳梯,用于登城作战;带上铁镐,用于破路、挖战壕;带上数十把老虎钳,用于铰电线;做数十个竹排,用于造桥过河;做数十副担架用于运送伤员。后勤队强有力地参战,极大地鼓舞了攻城官兵的斗志。

  地下党领导广大民众积极参战,断电线,绝交通,夺敌粮,助攻城,成为地下党领导崇明抗日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让敌人视为畏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关注
   第05版:画刊
   第06版:专刊
   第07版:话题
   第08版:绿岛
崇明人民抗日斗争述略之浴血奋战
崇明报专刊06崇明人民抗日斗争述略之浴血奋战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