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的希望
  樊祥森

  元旦期间,春兰婶的娘家叔伯侄子结婚,三请六邀,请她去吃喜酒。春兰婶推不过,带了五岁的小孙子文文回了趟娘家。酒席台上,菜肴丰盛,宾客们送的礼金也很丰厚。春兰婶包了500元“人情”、300元“压岁钱”,算是中等水平,却等于她两个多月的日常开销——都说人情不是债,心里总感到有些惋惜,但也很高兴,算是在娘家亲友面前撑了下面子。

  春兰婶生性要强,在娘家住了两天,惦念着家里的零零碎碎:棚里的鸡啊鸭啊,地里的油菜啊蚕豆啊!坐不住了——家里只有自己和小孙子婆孙俩过日子,丈夫六年前去世了,儿子和媳妇都在上海开差头,平时家里没有别人,虽说已经托隔壁邻居照看,但总是放心不下。于是,硬是辞谢了娘家人的挽留,带着小孙子回来了。但当她走到自家宅前的河沿上,跟几个邻居打招呼时,却感到有点异样——邻居们的笑答声和表情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像是高兴,又像是同情,更像是在幸灾乐祸!春兰婶不由得心里突兀了一下,警惕了起来。

  春兰婶拉紧小孙子的手,快步走到自家屋前,蓦然见堂屋门开着,原来是儿子和儿媳妇在家,心情这才松弛了下来。但一想又不对,儿子说是元旦节假日生意好,开差头能多挣钱,不回乡下,现在怎么突然回来了?怕是出了什么事?春兰婶的心又收紧了。

  春兰婶急忙走进院子,想问个究竟。儿子和儿媳妇已迎了出来,亲热地叫她一声“姆妈!”小孙子也早已挣脱手扑前去,被媳妇抱住欢笑嬉闹开了。春兰婶见儿子和媳妇表情正常,一如以往,稍稍放了心,问道:“你俩怎么回来了?”儿子笑着答道:“想你呐,回来看看!”春兰婶盯着儿子,有点怀疑,追问道:“别骗我!没有要紧事,你俩是不回来的。”儿子素常老实,只好直说:“是有两件小事,回家来跟你商量。”春兰婶逼问道:“小事!什么事?”儿子迟疑了一下,没说,把春兰婶扶进了堂屋。

  春兰婶在堂屋中间的四方木桌旁坐定,儿子这才说道:“姆妈!这两件事虽是小事,但也是大事,我说了你可别生气。”春兰婶知道儿子的性子,平时怕自己,于是放软了口气说道:“你说吧,有事我顶着!”儿子说道:“第一件事,文文快五岁了,我们走后门给他找了个学校,开春就上学。老师要我们先把文文带到上海,熟悉熟悉环境,这次回来领他去,不知你同意不同意!”春兰婶听了,不由得一愣,心里想,文文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感情特深,但小孩上学是大事,上海学校教学质量比乡下的高,为了文文的将来,不管舍得舍不得,只能同意。于是点点头,说道:“文文是该上学了,你们带他去吧!”接着问道:“第二件事是什么?”儿子看着她的脸色,呐呐地说道:“第二件,就是土地流转,我们帮你把合同签了——”

  春兰婶一听惊呆了,猛地站起身,瞪着儿子,怒叱道:“你疯了,你怎么敢把合同签了?你是在要我的命啊!”儿子见她发怒,急忙答道:“今天上午,李村长拿来合同,我们就把字签了。”春兰婶嚷道:“好啊!你们瞒着我,签合同,你们这是抢我的地——我找李村长去,把合同撕掉!”说着,她转过身,向外奔去。

  这时,儿媳妇见状,赶紧上前一把拉住,对春兰婶说道:“姆妈,你冷静点,你错怪你儿子了!其实,签字是我的主意。她知道儿媳妇的性格有点像自己,吃苦耐劳,敢作敢为,因而对儿媳妇总是看高三分,既然儿媳妇这么说了,她得问个究竟。

  原来,早在三年前,村里想把土地流转,并小扩大,发展集约化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种植业,动员农民把承包地交出来,每亩每年补助600元。村里大多数农户因为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年人种不了地,大都同意了,但春兰婶自己力气好,能种田,加上嫌补助金少,不同意土地流转,事情搁浅了,许多村民对春兰婶也就有了意见。到了今年,村里又提出搞土地流转,每亩每年补助金800元,增加了200元。其他农户都同意了,在流转合同上签了字,唯独春兰婶仍然不同意,村里做了好多次工作也没有用。由于春兰婶的5亩承包地恰好在全村土地的中间位置,她不同意流转,整片土地就没办法统一布局。因此,村里十分着急,李村长来了好几只电话,请春兰婶的儿子和儿媳妇帮着做工作。儿子和儿媳妇商量后,觉得应当支持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赶回家,趁春兰婶不在家,代替母亲签了合同。儿媳妇对春兰婶说道:“姆妈,人家的老年人多清闲,天天打打牌,说说笑话,晒晒日头,安度晚年。而你也五十多岁了,为了这5亩多地,长年累月忙在地里,起早摸黑,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儿媳妇说着,眼里流下了泪水。春兰婶听了也被感动了,说道:“你俩的孝心我是知道的。不过,你们可知道,这5亩多地,我和你过世的父亲种了有20多年。你们想想,建这座房子的钱、你父亲死后的丧葬费、你俩结婚时的花费、前年你们在上海买房子的十多万元首付款,都是这5亩地上出产的。你父亲去世时对我说,土地是种田人的命根子,丢了土地就是丢了命根子,要我千万不放弃那5亩地,所以我才咬紧牙,不同意把土地交出去。再说,我还有力气做点活,没有了土地,我闲着,又不能多帮你们一点,这日子叫我怎么过啊!”

  儿子说道:“姆妈,这土地虽然流转了,但仍有承包权,土地还是我们的,这点你大可放心。你说没有了地,怕闲着,我也给你想好了,你可以养羊养鸡,搞养殖,一样可以挣到钱,还比较省力。”儿媳妇说道:“对,姆妈,我娘家三星镇有好多人家养羊,有的专业户一年能挣几十万。我爸爸妈妈也是养羊户,我去抱几只小羊来,你先养着试试看,等有了经验,再扩大规模,当养羊专业户。”

  春兰婶看着儿子和儿媳妇,觉得小辈还是想着自己的,感到了浓浓的骨肉深情,眼中闪着泪花,点点头,算是默认,一场风波消散了。

  第二天清早,儿媳妇从娘家抱来了三只羊羔,儿子把一间柴房屋改装成羊棚,春兰婶的养羊事业开始了。早饭过后,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子动身到上海,春兰婶送出院子,一直目送他们远去。她回过身,望着前面田野中自家的那5亩地,似乎看到,要不了多久,这一片将布满一座座乳白色的塑料大棚,或是茁壮生长着的青翠碧绿树苗,世世代代传衍下来的沙洲景色会更加美丽更加诱人。她突然感到有一种失落,而当她听到院子里那三只小羊羔的“咩咩”叫声,看着它们像棉花球一样活蹦活跳的可爱模样,心里又涌起了一股母性的温柔、一股生命的活力、一股生活的新的希望。

  由档案馆推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绿岛
开栏语
新的希望
为了同一个目标
人命关天倒计时
崇明报专版06新的希望 2014-04-02 2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