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在旅途
遇孔像有感

  □陆岛

  我闲来无事去了一次常州的春秋淹城,发现里面居然有诸子百家的知识介绍,略有惊喜。更让我吃惊的是,大多数的百家学说代表人物只有一段文字介绍而已,只有百分之一家的儒家代表孔子享受有雕像的待遇,而且雕像宏伟壮观直插云霄,我们的艺术家们用整整一个山头把他变成了山神的模样,让他仰望着万里河山,下面则是坐而论道的七十二弟子雕塑以及我们这些宛如穿越时空而来的芸芸众生。 

  如果把春秋战国比喻为一篇壮美的诗篇的话,那么其之壮美就是美在武之战争,文之学说,而作为诸子百家代表的孔子则是一颗最为璀璨的明星,他的光芒一直照射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可惜的是,我的学生时代是批判和激进的时代,“暴力、革命、阶级、斗争”等无一不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词汇,这些政治词汇,也长期占据了我们本来就不大的心灵深处。而与此对应的是:整天念叨着无为而治的老子,啰嗦着君君臣臣的孔子和孟子,则常常被当成批判的对象。 

  想来当年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个很有历史感的人,他曾在课堂上大胆告诉我们这些学生,中国历来每个朝代在创立之初都是批判孔子的,而到了中后期又开始尊崇儒家学说,这都是因为儒学提倡温和的君臣父子关系,因为政权创立前和初期当政者要证明其政权抢夺之合法性,于是对温和的儒学批判之,而一旦他位置坐稳了,又需要可利用温和的儒家学说来规劝天下归心,于是推崇之。所以,千年以来,我们的孔子时而被尊为圣人,如神一般被捧得高入云端,时而又扮演着愚忠的温和派角色而被批判,被重重摔落入泥潭。不过政治家还是政治家,他们时而用之时而弃之,全凭自身需要而为之。 

  但抛弃政治,孔子的思想还是深得我们读书人共鸣的,他的礼、义、廉、耻,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他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都无不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内心最温暖的东西,也构成我们中国人千年传统文明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激荡着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渴求。所以,只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我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就有准心,我们的民族精神就在,尤其是在今天,当日本韩国以孔孟学说为模本的礼仪道德已远超作为孔子后人的我们的时刻,我们在汗颜的同时,必须要从内心去真正思考孔子了。 

  所以,我不认为今天我们把孔子的像造得高入云层就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只有领悟孔子思想精髓的内心激荡才是进步。身边几个叽叽喳喳的游客正急着拍照留念,这里甚至还有上香膜拜的地方,但同胞们,你们透过袅袅的香烟,真能读懂读透那位穿越千年而来的孔子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画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绿岛
家柱
的士乡音
静坐
遇孔像有感
国画
篆刻
崇明报绿岛08遇孔像有感 2011-12-24 2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