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心香一束~~~
〓心香一束~~~
〓心香一束~~~
〓心香一束~~~
〓心香一束~~~
〓心香一束~~~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香一束
的士乡音

  □赵文学

  出行打的,司机礼貌地问:“先生去哪里?”夹带方言的询问将“哪里”说成“拉里”,一听便知是崇明老乡。我特意用方言回答,司机惊奇地问:“你也是崇明人?”我说:“是啊,我们是老乡。”乡音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我问他开出租车几年了。出于尊重,我不用“差头”这个词。但他毫不避讳说,开差头已经十多年了。见到老乡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竹筒倒豆子似地拉起了家常。他原来在乡办企业工作,企业转制了,就到市区开差头。他自叹说:“我们没有文化,只好开差头换口饭吃,你们文化人,坐的是写字间,省力又赚钱。所以,我叮嘱儿子要好好读书,现在我是为他打工。”他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司机。 

  我安慰他说,开出租车收入也不少呀!他反问道:“你知道我们的工作有多苦吗?我们是两个人合租公司一辆车,每人做24小时,休24小时,每到后半夜就人困马乏。不能抽烟、不敢喝水,抽烟违反规定,喝了水去哪儿撒尿?一年到头面包盒饭将就,乱停车要罚款。”他显得很无奈。 

  我问,为什么中间不休息一下呢?他回答说:“休息就不能赚钱,向公司交份子钱多,汽油又贵,赚回这两笔钱才是自己的辛苦钱。头两年人生地不熟,不赔本算幸运。先生,你说我们能休息吗?”我无言以对,只能同情地说,你们太辛苦了。他又笑着说:“是呀,我们像三种人:车子一动像机器人,不停地转呀转;载上客人像聋哑人,没人和你说说话;休息回家像植物人,一躺下老婆扯耳朵也叫不醒。”自嘲里都是辛酸苦辣。 

  我问他住在哪里,话题自然转到住房上。他告诉我已经在市区买房了,我赞赏他有眼光,好多老上海人还没买房呢!他笑着说,“那也是逼出来的事,刚到市区先与同事合租,后来老婆下岗到市区打工,孩子又到市区读书,于是花十几万元钱买了一房一厅。房价飞涨,要是现在买,白开几年差头还不够。”他又告诉我一件趣事,一位同事自己不想买房,就把钱借给朋友买房。现在朋友一家有宽敞的二房二厅,钱还给了同事,同事却向那个买房的朋友借房住。“你说这到底谁借给谁?谋生要靠机遇也要靠脑子。”他露出些许得意。 

  我又问起他孩子的情况。他说,原来孩子由乡下父母带。但是,隔代带孩太溺爱,孩子不好好读书。而且,学校很远,他担心年迈的父母骑车送孩子上学不安全。于是,把孩子送进市区的一所民办中学,差不多一半的钱用到他身上了。以后上大学钱还不够呢,所以夫妻俩趁年轻要拼命干。 

  问他父母情况。他说:“父母不带孙子虽然轻松了点,但是很寂寞。村里开差头的有七八个人,加上其他打工的,留下的都是老头老太了。反过来我们又担心老人了,好像我们很不孝,但有什么办法呢?以前讲忠孝不能两全,现在是敬老和爱幼难两全。”他轻轻喘了口气又说:“老婆也很辛苦,为我开车服务,做饭、洗衣、关心孩子,所以不能回去也不能正常上班,兼做3户人家的钟点工。做钟点工需要按时到达雇主家,所以得不停地赶路,不停地干活。每户雇主都准备了足够的活让你干,比做保姆还辛苦。先生,你说回到家是我替她捏脚还是她替我捶背?大家倒头便睡就像两个木偶人。” 

  我告诉他平时打的,往往遇到老乡司机。他说:“我们也希望遇到老乡乘客,有说说话的机会,就不再当聋子和哑巴了。现在崇明司机在市区开差头的可有好几万人呢!”目的地到了,我和他道别。车缓缓启动了,司机的爽朗、乐观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茫茫的人海中,他担当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望着融入浩浩荡荡车流的出租车,乡音难忘,于是记下这次乘车经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画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绿岛
家柱
的士乡音
静坐
遇孔像有感
国画
篆刻
崇明报绿岛08的士乡音 2011-12-24 2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