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宗双 嵇开明 袁松豪 图/张峰 匡忠
“您好,请按规定车道行驶,走这条非机动车道!”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文明通行!”
“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文明的交通秩序,得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
……
眼下,行走在崇明城乡的主要路口,每逢车流、人流高峰时段,随处可见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挥舞小红旗的特殊人群:他们协助交警、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他们不管日晒雨淋,坚持向行人宣传交通文明知识——他们是崇明县交通文明志愿者,是提高地区文明程度的参与者和生力军,他们在红绿灯下唱响了一曲曲文明赞歌。
市民感言:崇明这座生态绿岛,美,不只在风景,美在“小红帽”、“红马甲”的无私付出,更美在6500多名交通文明志愿者的纯洁心灵。
他们是路口的一道风景
早上7点半,城内人民路、西门路路口,县文广影视局下属单位县广播电视台青年志愿者施希和其他3名青年准时“上岗”。
该路口是崇明县城重要的交通路口,当天又是双休日,十字街头车流不息、人流如织。
迎着清晨的阳光,青年志愿者们“装备”整齐: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佩戴胸卡,手持小红旗,依次分散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旁。
“请不要闯红灯,谢谢你们!”施希面带微笑,不断提醒路人。
她说,这不是第一次参加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从2007年开始,县广播电视台30多名团员青年,每年都和交通路口有个“约会”。
记者注意到,当红灯亮时,施希等志愿者便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待绿灯闪现,她就主动领着行人穿过斑马线。
“参加这种志愿服务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交通文明意识,又能劝导他人遵守交通规则。”“只要有人在旁劝导,大多数人都能听进去。”施希表示,几年下来,她已经明显感觉到,崇明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好。
“小姑娘,你们在路口执勤拿多少工资?”“阿姨,我们是镇上‘阳光乐行者’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这里维护交通秩序是义务的,不拿工资。”
“又没领导检查,手一直举这么高,累不累啊?”
“不累,这是我们路口执勤的规范要求!”在中兴镇最繁忙的陈海公路、振业路路口,这样的问答经常上演。青年志愿者张玉婷告诉记者,几乎每一位参加路口执勤的服务队队员都被路人问及此类问题,而大家的答案却总是如此“雷同”。
从迎世博600天行动开展至今,每天,陈海公路、振业路路口,青年志愿者规范的手势、阳光的形象,装点着车流、人流不停穿梭的繁忙街头。也正是因为青年志愿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行人和驾驶员的交通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闯红灯的少了,越线停泊的车辆少了,行人和车辆由最初被志愿者上前劝解,到如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这些志愿者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啊,十分靓丽。”一位路人感慨。只是这道“风景”有点忙,这道“风景”是流动的。
领导干部带头做好示范
在城内八一路、北门路路口,外来务工人员李师傅骑三轮车,正准备闯红灯。志愿者卞雪平手持小红旗,快步走过去说:“文明交通,人人有责,大家都要遵守啊!”李师傅羞涩一笑,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劝说。
卞雪平告诉记者,这里机动车来往频繁,由于八一路是步行街,人流量大,道路交通秩序稍显混乱。不少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较为淡薄,很多时候,行人明明看见是红灯却要闯,而一些机动车又常常与行人抢道。
“卞书记,你也在站岗执勤啊!”人流中,有人认出卞雪平忙碌的身影。
原来志愿者卞雪平还有另一重身份:县交通港口局下属单位——县航务所党支部书记。
卞雪平告诉记者,领导干部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县交通港口局及各下属基层单位一点也不稀奇。“这套工作机制,在前两年的迎世博、办世博期间就已建立。”为了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县交通港口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已多次参与其中。不仅如此,在“上岗执勤”前,领导干部还认真参加培训,一招一式地学好各种交通指挥手势。
其实,领导干部亲力亲为,认真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止是县交通港口局一家。全县各乡镇、委办局等单位负责人不折不扣地站好“每一岗”。
“交通民警的工作太辛苦了!”在陈海公路、三双公路路口“执勤”的港西镇党委书记、志愿者沈俊周感慨地说。“我们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尊重交警的工作,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望着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看着站在马路中间的交警,沈俊周告诉记者,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很有意义,本身就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交通文明志愿者行动,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范汉仁说。
家住明珠花苑小区的市民沈女士也告诉记者:“创建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法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其中。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树立了榜样,更收获了市民百姓的认同!”
奉献志愿活动不论年龄
上午8点,东平镇长江大街十字路口,一辆电动车企图逆行横穿马路,72岁的退休老党员、交通文明志愿者李见刚赶紧上前把他拦下来:“请您不要逆行!”
此时,一位行人准备在路口拦三轮车,李见刚又小跑过去:“这里三轮车不能停,请您往前到路边上车。”
长江大街十字路口虽是本县一般路口文明交通测评点,但值勤时间段,正逢当地政府机关、工厂上班,集贸市场、购物超市开门,多重叠加下的车流、人流可想而知。为此,今年,镇上招募交通文明志愿者。李见刚听到消息后坐不住了,“‘退而不休’,让我为东平镇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一次,一名腿脚不便的老太太准备横穿马路,李见刚见状,一面高声劝阻看好车辆别慌,一面又走上前去扶上一把,让她安全穿过。今年夏天,近40℃高温,看着这位老党员在路口满头大汗,居委干部几次劝他退下来休息,可李见刚却说“既然上了岗,就要好好干!”
新海镇地广人稀,位于该镇范围内的陈海公路、北沿公路路口远离镇区,县相关部门并未安排交警执勤。家住跃进小区的退休老党员张贤林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镇上领导揽下任务:“‘硬骨头’,我来啃!”。今年1月至8月的大半年时间里,张贤林每天7点半准时“上岗”。在农场务工的外来人口交通文明意识较为淡薄,张贤林将工作重点锁定于此。“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张贤林的交通基础知识宣传让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受益。
奉献志愿活动不论年龄,只要你有颗热忱的心。今年天气最热的7、8两月,县城一江山路、湄洲路路口,一群来自东门中学的学生志愿者亮相街头。“请问电影院怎么走?”“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到八一路路口就是。”“您不能这样停车,十字路口太危险了!”“你们志愿者太好了!”……每当回忆起那段交通文明志愿者经历,已升入九年级的王晨奕同学就会会心一笑。“虽然苦,但对自己是一次难得的锻炼!”王晨奕说,这是全校30多名学生交通文明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文明单位勇担社会责任
崇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近年来,在崇的各级文明单位也勇担社会责任,将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力抓好落实。
上海海关驻崇明办事处已连续多届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该单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每年,从办事处领导到普通员工,集体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已成为一项“必修课”。因为大家有着这样一个共识:既然在地方,就要扎根地方。
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8点刚过,气温逐渐飙升。烈日炙烤下,路人的心情也变得急躁。车流中,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老伯转动“加速”手柄,伺机穿过红灯。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会再通行!”海关青年志愿者张磊发现后及时制止。
“我家里有急事!”老伯辩解说。
“有急事也不能闯红灯啊!您没看见前几天报纸上刊登的交通事故吗?这样太危险了!”
听了张磊的劝解,老伯心里有点后怕,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
这样的场景,张磊等志愿者在“执勤”过程中,不止一次发生。
张磊说:“每名市民都应改掉乱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道线等陋习。只有市民文明了,崇明的地区文明才能得到提升。”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崇明局广大职工也把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参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方式。他们日复一日,用持续、真诚的劝导,言传身教,让文明出行成为大家共同的习惯。
电信志愿者目前的“执勤”点是南门路、朝阳门路路口。这里靠近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又有好几个班次的公交车在周边停靠,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到医院看病的人当中,不少都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大家对红绿灯这一交通标识的概念还有点模糊,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该单位志愿者黄玮告诉记者,为了让过往行人特别是老人安全通行,大家只能用“土办法”:一遍一遍讲解、一趟一趟陪送,并以此作为示范。
“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有志愿服务任务,苦肯定苦,但一想到能够传递文明,播撒美好,大家都认为很值得。因为绿岛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黄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