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月

  □ 朱颖

  五月是随着桔子花的成丛怒放一并而至的,素雅白净的五瓣花缓缓绽放,露出酝酿、培育了多日的嫩黄花蕊和姣美花柱,三五米开外都能嗅得这盛放花期的馨香。感谢这位来自人间四月天的轻灵使者,在五月万紫千红到来伊始先盛况如许地暖了场。

  其实崇明人爱种桔子的传统由来已久。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特别是规划新篱笆围起的菜地时,总会提前留一个角落,种上一两棵桔树,有时还会添一棵枇杷或柿子,便于孩子们回家随手摘果子解馋。崇明有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吃桔子,剥桔壳,桔壳丢在墙角落”。

  立夏的鸡鸭鹅蛋在市集上十分难求,孩子们胸口挂着妈妈用家里剩余线头而顺手织就的网兜,灌一个精心挑选的禽蛋,就兴奋地上学准备斗蛋了,一路上还幻想着恐龙蛋要是出现在上学路上该是多么应景和幸运。斗蛋赛场在中午休息时间可谓全校开花,最终还是某个鹅蛋凭着大个头和牢不可摧称霸。

  当晚,妈妈就会把网兜里战败而归但所幸完好无损的鸡蛋,做一道拿手好菜——竹笋盐齑豆瓣蛋汤。蚕豆此时正当时令,剥去了外皮后,把青嫩得发白的豆瓣,和沐过春雨的新笋,以及一把崇明经典咸菜盐齑一同清炒,最后和打好的鸡蛋一起煮汤。开锅盛汤的一瞬间,整屋都会瞬间充满冬盐齑和春笋携来的两季陈香,豆瓣则漂浮在汤的表面与蛋花青黄相间,堪称春夏相替的绝佳配色。迫不及待地尝一口咸酸刚好的汤,笋的鲜爽,豆的酥软,盐齑的脆滑,加之蛋花的薄黏,欲罢不能地鼓着腮帮连吞几勺的孩子数不胜数。

  为了这碗汤,孩子多半会遵守和母亲的约定,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剥蚕豆和竹笋。蚕豆的外壳比豌豆要厚实得多,但是松棉手感很喜人,柔软的外壳撕开之后,掏出蚕豆来,如果炒蚕豆的话工序就会简单很多,只需把蚕豆种子顶端的黑色种脐去掉即可,而煮汤则还得费力把豆子外皮再扯开,取出赤裸的豆瓣。竹笋的剥法则更简单明了,黑黄笋衣褪完后,白嫩的笋肉交给妈妈作切配就万事大吉。

  其实每个五月里,崇明妈妈的身影几乎都会被煎草头饼的油烟所晕染。草头是自孟春起就长得漫天遍野的蔬菜,除了择摘后可以储藏作盐齑的上好原料,还有个绝妙的用处——就是作为煎烧饼的辅料以便口感提鲜,色相生碧,气味充实。对孩子而言,整个过程里最具参与性的就是捏烧饼。首先把草头用开水烫过,便于叶绿素流淌出细胞外,接着混入糯米粉中,擀成一个圆柱形的青色大面团,随后一小团一小团地掐断,每个小团子再捏成小圆子,最后压扁成型。扁化的步骤是孩子们的心头爱,没有了橡皮泥的塑胶怪味和湿泥巴的可疑内在,这番可食用的手工实在值当。煎熟后的烧饼既能保持草头的翠绿本色,又可泛出了糯米的焦香味和灿黄色。一口咬下,即刻会被外脆里糯、咸甜相宜的口味勾起难舍的食欲。

  五月的水田里,麦子始终是主角,稻麦两者对于孩子来说,分别在于成熟后的麦芒和稻穗,如若尚不曾抽穗露芒,且忘却时令,两者则仿佛是孪生。目睹着农场里翠墨连天、一望无垠的麦田在起风的刹那此起彼伏,宛如潮水涨退似地伴风摇曳,就不禁要深切感叹“麦浪滚滚”一词的形容是何等贴切。

  五月本是这样,把偷采下的桔子花苞放在铅笔盒里试图给橡皮铅笔作香,把一鞋盒开始作茧自缚的蚕宝宝置于床边细细观察,念及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竟生出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怅惘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农业
   第07版:学生文萃
   第08版:绿岛
纸上时光
五月
《玉树临风》(国画)
吃中药的经历
崇明报绿岛08五月 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