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水

  □ 北风

  旧时水田灌溉,都用水车。水车使用人力的,有脚踩的和手摇的两种,使用畜力的依靠牛来拉动。通常用的,是脚踩的那种,崇明人叫“踏车”。用水车灌溉,崇明话叫“车水”。

  车水常常在夜里,有时是吃过晚饭以后,有时在天还没有亮透时候,自然许多时候也就在烈日之下。种田人,总喜欢把那些繁重的农活说得轻轻松松,“乘风凉车水”之说便是一例。其实,车水是个苦力活。那时我们学车水,学老农的模样,一条毛巾环在光着的膀子上,短裤,赤脚(车水都赤脚,而不能穿鞋),汗水渧到眼睛里酸得难受就用毛巾擦一擦。车水并非“乘风凉”,也并非散步,双脚用力以外,搬动的频率远比散步快,半个晚上或者半个白天踩下来,单单路程就抵得上走近百里。崇明人的老话,说“一粒米到吃进肚皮里要七十二铺手脚”,而旧时水田里的水流失得快的,种一熟稻要车十七八趟的水,车水人的辛苦可想而知,车水人的脚板有多硬也可想而知。

  水车的设计,是一个轴上按有三组脚踩的“车榔头”供车水的三个人踩踏,每一组又由四个“车榔头”组成。这加起来的十二个“车榔头”,均匀地分布在车轴上,实际上也平均地安排在三个人的脚下,使得水车圆润地转动着从沟河中提出水来。踏水车的三个人,跨前去的一步都是轻松的,但踩下去的那步全是沉重的,每一个人踩下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的担当。教我们车水的老农说,车水也有人偷懒的,就是一脚踏下去的时候用力稍微轻些,车照样转动,但是另外的人就要吃苦一点了。听了老农说的话,我这个学干农活的小年轻,还是选择尽力地踩,内心觉得在一个小集体或者大集体中干活,偷懒是对于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于自己的不尊重。这样的车水态度,后来也就成了自己一辈子的工作态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报“眼”看画展
   第05版:生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绿岛
梅大使
回忆打提网
《小镇》
车水
崇明报绿岛08车水 2023-12-20 2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