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乡村市集 生态崇明何为

  今年以来,由崇明万达试水“后备箱”集市,到端午季体验民俗的文化市集,再到近期港西、新村等邻里市集融入节庆活动助推社区“邻聚力”……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消费业态,也加速了市场回暖,更提升了服务“零距离”。

  乡村市集,何谓?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市集由来已久。

  市集,是以集市形式举办的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活动,诞生于物物交换的市井生活,讲述着年轻与潮流的新故事。传统市集以商品交易为主,而新型市集则突出文化和创意属性。对于崇明来说,乡村市集是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还是乡土文化与乡村经济的碰撞,也是人文经济学的诠释。

  乡村市集,何以?

  乡村市集何以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因素。

  一是乡愁的牵挂。在商场超市、综合体遍地开花,网购货到家门的时代,很多人怀念听得见“桥庙堡浜”的喧闹,怀念人挤人、肩并肩“八一路”的车水马龙,怀念儿时赶集捏泥人、冰糖葫芦的那份期待。

  二是生活的回归。当下我们的“附近”正在逐渐隐退,平日里“校门、家门、单位门”三点一线生活的年轻人,寻找一种质朴、温暖的方式,市集就是一场直抵心灵的“精神慰藉”,如今奔赴乡村集市就是寻找丢失的“附近”。

  三是乡村的点亮。乡村集市作为当下的商业形态,正日益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创新载体。它既能展销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又能推广经久不衰的非遗文创,更是繁荣乡村夜经济、夜生活,让游客住下来、创客留下来的关键“密码”。

  生态崇明,何为?

  当下,全国各地的乡村集市仍处在探索期。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新征程中,如何让乡村集市升温,“圈”出人气?笔者认为,至少可从三方面入手:

  始终贯穿传统文化。崇明成岛1400多年,乡土文化是乡村集市的“硬标签”,也是乡村集市生生不息的基因“软密码”。这就需要我们从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非遗文化等特色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融入崇明元素,讲好崇明故事,让乡村集市成为文化交互交流的新场景。

  上下联动融合发展。乡村集市作为传统民间风俗,既要保留乡土味、烟火气,也要契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审美感。特别需要在视觉设计、打卡玩法、传播方式等方面创新升级,融合生态建设、文明实践、文艺文创、文化创意、公益服务、体育赛事等元素,打造“生态+”的融合体。盛大落幕的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和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就是一次成功检验。

  左右逢源社会治理。乡村市集既能提升文化氛围,也能激发社区活力,更能推动社区治理能力。但也会带来环境卫生、“三无”产品、售后服务等负面问题。要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就得不断做实底板、补齐短板、延伸长板。比如,加强市场监管、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乡村环境,建立长效机制,为乡村市集的发展提供“硬支撑”。

  □ 朱锦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优化医保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
打造乡村市集 生态崇明何为
港沿镇以党建 引领乡村振兴
举办体育赛事 推进全民健身
崇明少年多才艺 推介家乡展风采
崇明的建筑垃圾都去哪里了?
崇明报要闻02打造乡村市集 生态崇明何为 2023-11-08 2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