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建华:飞行员参加阅兵归来
  □ 记者 郭杨如熠

  本报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机群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空中梯队表现出色,观众纷纷点赞。在歼击机梯队中,有一名飞行员就是新崇明人陈建华。

  陈建华出生于1984年,2003年他从众多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入读空军航空大学,之后幸运地成了一名飞行员。“要做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除了视力、体力等硬指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素质。很多人在地上训练的时候,完全没问题。但一试飞脑子就一片空白,紧张得不知道怎么操控。”

  凭借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陈建华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以团队最高分,赢得了国庆阅兵的入场券。陈建华说:“正式受阅的时候已经来不及紧张了,要做到‘米秒不差’,我必须全神贯注,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保持队形上,不知不觉就飞过了天安门。”

  1米74的个头,精神、阳光,是陈建华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虽然经历过不少大场面,参加国庆阅兵却是第一次。聊起得知被选上参加国庆阅兵,陈建华依然激动不已,“我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报喜,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怀着激动的心情,今年6月,陈建华开始投入紧张的阅兵演练中。淡定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苦练。每天要完成4个小时的飞行训练,虽然越飞越熟练,陈建华依然一刻也不敢放松。训练时正值酷暑,座舱内的温度达到了四五十度,汗水浸湿了一套又一套训练服。每飞完一次,他们都要反复观看视频,查找不足的地方,再进行改进。此外,为了增强腹部和腿部肌肉,每天一两个小时在健身房挥汗也是必须的功课。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训练,让他们最终把完美的飞行效果呈现在全国老百姓的面前。

  大强度的体能训练,也曾带给陈建华深刻的记忆。陈建华回忆道:“刚开始当飞行员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训练太苦,差点打了退堂鼓。那是炎热的夏天,有段时间每天都会中暑一次,吃一瓶人丹,第二天身体恢复了继续飞。后来,身体实在难受,我和教练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教练的一句话,彻底让我清醒过来,他说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

  陈建华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以此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飞行水平和理论知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健康
他的几次“傻”造就了这些五彩鱼
金伟国:护鸟人的执着坚守
重温求学岁月共襄母校发展
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爱我中华 闪耀童心
区机管局开展绿色出行活动
陈建华:飞行员参加阅兵归来
崇明报要闻02陈建华:飞行员参加阅兵归来 2019-10-12 2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