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崇明草堂论坛暨政协工作研讨会纪实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代命题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崇明草堂论坛暨政协工作研讨会纪实
  编者按:9月1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崇明草堂论坛暨政协工作研讨会在崇明东平草堂举办。长三角20个县(市、区)的政协领导齐聚崇明,共同研讨新时代人民政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共同解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命题。

  论坛听取了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处处长谭盛源作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情况》主题报告,7家政协作交流发言,20家与会政协共同向长三角地区政协发出《崇明草堂论坛倡议书》。让我们一同回顾论坛的精彩瞬间。

  服务国家战略,与会政协如是说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

  作为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浦东政协责无旁贷要为服务好国家战略实施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始终强化一个“引”字,突出党建引领,探索设立专委会分党组、机关党组和界别党支部,形成政协党的组织的完整架构。做实一个“专”字,突出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培育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等积极建言;聚焦“落实安商稳商,当好‘店小二’”等开展民主监督。擦亮一个“特”字,发挥界别特色,推动界别通过课题调研等,支持长三角企业“走出去”、推动长三角商品“卖出去”、帮助长三角资本“投出去”;引导委员围绕浦东制造业“中国芯”“创新药”等六大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建言献策。凸显一个“聚”字,体现双向发力,利用政协平台广泛宣传浦东开发开放成果,服务党委政府营造全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政协:

  大丰境内有上海辖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是上海域外最大的“飞地”。近年来,大丰政协注重打出“组合拳”,坚持理念接轨学在前,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政协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坚持协商接轨谋在前,更加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坚持行动接轨动在前,与崇明政协缔结友好关系,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注重唱响“品牌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飞地经济”发展,打造“飞地经济”协商品牌;围绕沪丰旅游互联互融和沪丰农业合作等课题,举办政协论坛,打造接轨上海政协论坛品牌;开展联动监督,打造三级联动民主监督品牌;建设“北上海”委员之家,为沪丰两地委员履职交流搭建平台,打造委员之家品牌。大丰政协建议,注重下好“联动棋”,构建长效沟通机制,开展联合调研协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浙江省德清县政协:

  德清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叠加覆盖区。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持续开展协商议政,从1984年起就有开展周边区域技术协作的提案提出, 2019年更以“深化接沪融杭战略,推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主题开展双月协商座谈,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中体现政协的担当和作为。主动加强互联互动,主动与黄浦政协联系,搭建跨区域协商平台,目前已促成乐韵钢琴与上海斯特劳斯钢琴达成协议。德清政协建议,建立政策体系,设立跨行政区的政策法规协调机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快交通互联,完善区域铁路网、高等级航道网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便捷网络;扩大民生共建,加快破解公共服务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便民服务。

  江苏省海安市政协:

  海安政协着力在加强生态空间共保、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献计出力。注重多样性参与,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协商议政,聚焦“化工园区内企业发展问题”等议题组织专题协商;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就化工、农业面源等污染整治工作,落实三级联动监督要求。注重多角度分析,找准阻碍长三角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长三角区域虽初步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商机制,但在规划上、标准上、执行上,区域内“一家亲”意识、“一盘棋”思想、“一体化”发展还没有形成。为此,海安政协建议,注重多途径推动,协力构建更加紧密的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围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打造跨区域协商平台、深化跨区域联动监督、开展跨区域视察调研,发挥好独特优势,为强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江苏省张家港市政协:

  张家港政协坚持课题选准选优,发挥政协“智囊团”作用。先后将“快速路网建设”“推进张家港特色长江大保护”等列为协商课题;将“关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动张家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列为1号提案。坚持调研走深走实,发挥政协参谋助手作用。就“聚力新经济、融入长三角”等课题,精心制定方案,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开展调研。坚持督查尽责尽职,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承担与“长三角”相关的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活动,开展了“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联动民主监督,积极助推个别“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转型升级。坚持协商群策群力,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融入长三角”等主题开展协商活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声发力。

  江苏省海门市政协:

  海门政协近年来在推动高质量、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跨江合作对接中作出了应有贡献。围绕推进和加强沪海合作献计出力。聚焦建设“接轨上海示范区”,紧扣路网联通、产业对接等方面,紧盯交通短板,通过课题调研、提案督办等形式为沪海产业协同、崇海过江通道建设等鼓与呼。围绕保护和治理江海生态监督建言。综合运用专题视察、民主评议、提案督办等方式,推动提升长三角污染防治联动监督实效。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主动联系在沪政协委员,为委员搭台引路,积极推动沪海合作;引导委员客观看待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凝聚发展共识。海门政协表示,今后将找准定位,精准发力,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发挥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发挥优势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助推海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海市崇明区政协: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已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长三角地区政协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领悟国家战略的深远意义,形成共谋、共商、共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为更好地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以更强的使命担当,明确“协商”是政协的主责主业,发挥好政协作为党领导的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立长三角地区政协间的联动协作机制,寻找推动区域制度创新的突破点和发力点。要以更实的工作作风,深刻把握建言资政贵在精准前瞻,突出“精准”,在“一体化”上着眼、布局;注重“前瞻”,在“高质量”上落脚、锚定,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在政协联动协作中,站高一层、跨前一步、联动一致,共同破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命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取得了哪些新成绩?

  突出互联互通,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落地

  交通基础设施:

  沪通铁路一期明年具备通车条件。沪苏湖铁路10月底前实现开工。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二期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长三角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正在推进。16条省际断头路正在施工建设,其中1条已通车。

  能源保障水平: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越江管廊已经贯通。浙沪天然气联络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信息基础设施:

  实现全国首次跨省5G视频通话互联。

  强化创新驱动,

  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创新平台:

  成立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启动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式开工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

  协同创新网络: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现了足不出户纵览长三角科技资源信息并预约使用功能。

  合作平台和载体创新:

  G60科创走廊建设进展顺利,嘉定、昆山、太仓打造协同创新圈,嘉定与温州共建“科创飞地”模式。

  加强金融创新:

  上交所在长三角地区设立9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或工作站。签署《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主题的指数。中国银行发布长三角首个银行业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着力联防联控,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

  联合制定《长三角区域柴油货车污染协同治理行动方案》,今年上半年,沪苏浙皖41个城市PM2.5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

  水污染治理:

  深化长三角临界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协同机制,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等专项行动,区域国考断面水质3类及以上占比80%以上。

  坚持开放融合,长三角统一

  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一体化市场体系:

  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快实施长三角会议、交通、旅游等一系列服务标准互认。

  政务服务优化:

  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运行,首批51个政务服务事项,在上海、苏州、杭州、合肥等14个城市实现“一网通办”。

  聚焦普惠便利,

  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

  医疗保险:

  探索区域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已在上海市主要医疗机构和江苏省、浙江省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公交出行:

  在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8个城市已实现二维码无障碍异地乘坐地铁全覆盖。

  民生档案:

  设立了345个“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受理点,实现业务操作标准化。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重点在哪里?

  ※重点区域

  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长三角和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一体化发展示范。

  建设上海自贸新片区,成为引领长三角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建设虹桥商务区,高水平举办好进口博览会,打造长三角国际开放枢纽。

  ※重点领域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上海“五个中心”功能建设。

  注重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注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率先布局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注重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打造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

  注重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和配置,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协同和制度衔接。

  ※重点项目

  抓好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5G布局、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合作事项。

  抓好省际断头路打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机场群和油气管线通道等一批跨区域的重大建设项目。

  抓好淀山湖和太浦河治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异地医保结算和养老合作等一批关涉民生服务企业的重大专项行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绿岛
共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代命题
崇明报专版04共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代命题 2019-09-18 2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