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新学期即将到来,教材变化引起多方关注,那么究竟是哪些年级、哪些学科发生变化?
据悉,此次教育部统编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将在全国初中、小学所有年级全覆盖。一至九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五·四学制教材。初中历史课程使用统编《历史》五·四学制教材。其他各科目继续使用沪教版教材。上海市2019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秋季之前入学的高中学生仍然使用老教材。
语文教材变化大
记者了解到,此次教材改版,变化最大的就是语文学科。当中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新教材注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安排了14篇课文,分为“自然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4个单元,体现出人文主题的多样性。从篇目数量来看,与原先全国其他地区使用的人教版相比,篇目有所减少,难度降低,但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从认字上来说,统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从原来沪版教材的400字,减少到现在的300字,写字表为100字,给小一新生更多的适应过渡阶段。
在一年级上的语文课本中,第一个环节就有“你说我做”的口语交际环节,在“学习准备期”设置的环节,能帮助孩子掌握语文使用规范和礼仪,认知一些简单的汉字,培养倾听的习惯。
区语文教研员范奎说:相比老教材关注基础技能、基础知识训练,新教材重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同学们不用太关注某篇文章、诗词的增删,应加强自主学习,主动尝试。
在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耿慧慧看来,日常的积累十分重要。“前不久举行的上海书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学们应该多多参加此类的课外活动。不仅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应在平时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
为新教材做好准备
新教材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全区的老师们需要完成一项“暑期作业”——学习了解新教材。为此,崇明区教育局组织协调2019年统编三科教材培训工作,教育学院制订《2019年崇明区义务教育阶段统编三科教材教师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展开培训工作。
2019年8月21日至8月31日,全区所有使用统编教材的任教教师,包括学科兼职教师,共1500多人参加此次培训。8月21日,在崇明中学图书馆礼堂举行了《崇明区统编三科教材教师培训》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邀请了上师大郑桂华教授做专题讲座。曾在华师大二附中担任语文教师多年的郑桂华结合新教材,通过《背影》《老王》等经典篇目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要点。
开班仪式后,各科老师由统编三科教研员分头组织学科培训者团队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师训部门和相关教研员共同组织管理,不仅落实培训常规管理机制,包括严格考勤、严肃学习考核评价等,而且增加培训过程巡视管理、教研员坐镇管理、培训质量问卷管理等多项管理措施,有效保障培训质量。
2019年9月,还将安排老师参加网络研修和实践研修。研修内容为义务教育阶段统编三科课例等。由学科教研员负责区级层面的实践研修,由学校负责校本研修的开展,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室负责网络培训的组织实施。
本次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由教育局发放教师参加培训的合格证书,教育学院计入教师培训学分。未取得本次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原则上不能上岗任教统编三科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