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当年崇明岛上的出租车~~~
当年崇明岛上的出租车~~~
当年崇明岛上的出租车~~~
当年崇明岛上的出租车~~~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崇明岛上的出租车
摆街头车子
  □ 柴焘熊

  路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不过积着厚厚的蓬尘,倒也可能看不出它的高低不平。白日的乡间,空寂得很,只有几个农人在两边的田地上忙碌。突然,从远方的路尽头处,传来一声声的“咿呀”。一个赤着臂膀、戴着凉帽的人,弓着身推着一辆独轮车,渐渐进入了人的眼帘。高高的车棚挡住了他的脸盘,让人瞧不真切。一旁的车架上,一个穿着长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跷着二郎腿坐着。

  上文所述的一幕,在旧时的崇明,是最为常见的一个镜头。车上的老者,十有八九是出诊的郎中先生。一般有名气的老中医,因为出诊的时候多,都会固定雇佣一个推摆街头车子,人们俗称其为“包车”。

  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三面环江一面濒海,且岛上又河沟纵横。但由于受潮汐的影响,这些河沟涨潮时水满满当当;退潮时又浅得不满盈尺,根本不适宜于行舟楫船。于是,一种车架是木头的,车轮是木头的,连车轴、车耳也是木头的独轮车,便成了崇明人日常生活领域中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这种车子,在外地,有的地方叫它为“鸡公车”,有的地方叫它为“单头车”“羊角车”,而崇明人则把它叫作“小车子”。

  那时候在崇明乡间的一些大一点的集镇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推独轮车的人聚在一起,等人来雇佣,人们称他们为“推摆街头车子”。这一幕,十分像现在的“出租车候车点”,他们的本领很高,如果独轮车的两边都坐人或都装有东西的话,能保持车子的平衡,车子推起来好掌握。但倘若遇到只有一边坐人或只有一边装东西的时候,推车人的一边手臂就要特别用力,这样才能控制车身,不至于车身向载重的一边翻倒,这叫推“拗车”。

  先前,有钱人家走亲访友时都会雇上一辆独轮车。

  独轮车最有派头的用处是为寻常人家的女儿出嫁时或男家迎亲时。因为旧时乡间的道路比较窄,坐轿子的话扛轿子人遇到小桥时不能顺利通过,摆街头车子就成了迎娶的首选。那时候要判断嫁娶人家家底如何,只要从小车子车队的规模上就可推断出来。有钱人家都会请来十几辆摆街头车子,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在乡间的路上排成长长的一溜队伍。为了让小车子推起来有好听的声音发出,推车人在前一天还特地会在车轴处加上一点煤油,于是,整个车队就奏响着“咿咿呀呀”的交响大合唱。

  车队的前边,一般都由两个扛着彩旗的男孩子开路。打头的第一辆小车子,都是迎亲的新小倌坐的车子。他们大都戴着一顶阔边的铜盆帽,长袍外套着马褂,斜打着红绸丝带,胸口有一朵大大的红花。第二辆车,坐的则是新娘子。她们撑着好看的油纸伞,也许是为了不让人们瞧见真容,还戴着一副大大的墨镜。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对于新郎新娘来说,即使家道再贫,父母也总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坐上一次小车子。其后的一辆辆车子,就都是装陪嫁的东西了。其实,那时大件的嫁妆,比如橱柜什么的,早已在大婚前专门挑选好送嫁妆的日子送到了男方家中。那天随迎亲队伍送的都是一些小件的东西。当然,有钱人家的嫁娶车队还是很长很长的。记得小时候我曾见过有二十多辆车子的送嫁车队,又是大红大绿的被子,又是马桶箱,又是床前的细巧的小凳子……让不少路人看得发了呆。至于大多数人家,因为家道贫困,送嫁时的嫁妆很普通。也有的人家为了打肿脸充胖子,请了好多辆摆街头车子,只是每辆车上装的东西很少很少,有的仅只装了半边,害得推车人只能推“拗车”。

  后来,自行车兴起了,摩托车兴起了,摆街头车子彻底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看看现在的差头司机,想想当年推摆街头车子的人,想想当年迎亲的小车子,真让人有无限的感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西夏王国之“谜”
摆街头车子
捕获(摄影)
天养人,路样长
崇明报绿岛08摆街头车子 2019-08-07 2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