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有一位年轻人,喜欢音乐,热爱唱歌,是区文化馆的声乐指导老师;还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发烧友”,他们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却因“乐”结缘,相聚在“崇明御音合唱团”,共同用音乐谱写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
崇明御音合唱团于2017年9月成立,虽然成立时间不久,但却在近日举办的上海市第六届无伴奏合唱大赛上,从50多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是崇明非职业合唱团获得的首个专业性较强的奖项。成立仅一年多,合唱团就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到底他们有何魅力呢?
关于唱歌,我们是认真的
3月10日下午1点,60多名年龄从20到40岁不等的音乐爱好者,从新河、陈家镇等崇明的各个地方来到城桥镇高岛路上的陆健波音乐工作室,参加每周一次的合唱排练。
再回首我心依旧,再回首恍然如梦,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一曲《再回首》拉开了成员们排练的序幕。只见成员们专注地盯着曲谱,在御音合唱团团长兼声乐指导陆健波的指挥下,开始投入到新歌的学习中。
“这里不对,这边女高音部分唱完后,男高音马上就要接上去,大家看我指挥,再重新唱一遍。”随着歌曲进入高潮部分,难度也越来越大,陆健波将这些高难度的部分拆分成几个小段,不厌其烦地指导着成员们。成员们也丝毫不敢懈怠,不断练习着唱着,清澈透亮的歌声一遍遍地回荡在排练室内,时间也仿佛停在了这一刻……
一转眼,两个小时的排练结束了,成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排练室。虽然每次排练的时间很短暂,但成员们却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时光。
在进入合唱团学习之前,每个成员都要经过陆健波的严格筛选,音色、音准、节奏等都在考量范围之内。“陆老师之前组建的阿卡贝拉人声乐团非常成功,所以当他招募第一批合唱团成员时,报名情况非常火爆,能通过面试实在是幸运之至。”团队成员龚英姿笑着跟记者说道。
能顺利进入合唱团,让龚英姿在高兴之余,也不禁开始担心起来。“以前只是单纯地喜欢唱歌,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怕自己跟不上节奏”。但是,陆健波认真和专业的指导,让龚英姿很快进入了状态。“陆老师会根据每个成员的声音特点,安排我们至合适的声部,然后循序渐进地教我们发声、咬字等演唱技巧。”
在课上学会这些演唱技巧后,每天晚上龚英姿还会抽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练声。“我的气息不太稳,用陆老师教的方法练习后,唱歌时走音的现象变少了。现在,‘一天一练’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哪天不唱的话还觉得喉咙痒呢”。
经历了一年多的学习后,龚英姿对于歌曲的把控越来越游刃有余。由于表现出色,陆健波还委派龚英姿担任合唱团低声部部长。“平时空余时间,成员们会一起讨论、学习,如果碰到困难,我也会积极帮助他们。大家都想尽快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为合唱团的发展出一份力。”
为了比赛,我们都拼了
如何能让合唱团成员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陆健波觉得,除了基本的训练外,参加各种比赛也是非常必要的。“无伴奏合唱”就是陆健波组织成员们参与的其中一项比赛。顾名思义,“无伴奏合唱”指的是在合唱时完全不使用乐队,不论主旋律、副旋律还是伴“奏”,都是由人声合唱来完成的。这对成员的音准、旋律和配合度等方面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陆健波和团队成员下了不少“苦功”。
每个成员正确掌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和音准是“无伴奏合唱”的第一关。“当时,有一部分参赛成员才刚刚加入合唱团,陆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对成员们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跟上团队的步伐。”成员黄晓雁说,“另外,我们各个声部部长也会将比赛曲目中各声部的正确旋律和唱法发到相关微信群,供成员们在家练习,成员们也会自觉地将练习的片段上传至微信,待我和陆老师一一检查正确后再进行接下来的练习。”
成员间的默契配合是唱好无伴奏合唱的关键。为了能让成员们更快地融入到一起,除了周末练习,工作日两到三次的密集训练也是“家常便饭”。“成员们都很配合,除非家住得特别远,晚上实在赶不过来。为了比赛,很多成员都放弃了照顾家庭、孩子的时间,回到家再继续努力练习”。成员们的辛苦付出令陆健波感动不已。
比赛当天,成员们不负所望,出色发挥,在演唱《卓玛》《九儿》这两首决赛歌曲时,用圆润透亮的唱腔、大气细腻的演唱方式,完美融合各声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声和和声之美,为现场的观众和评审呈现出一场真正的纯色原音听觉盛宴,获得银奖实至名归。
追逐音乐,我们是快乐的
说起团长陆健波,成员们都止不住地夸赞起来。“陆老师阳光、幽默又很专业,跟着他学习非常快乐。”“快乐歌唱”不仅是陆健波的人生信条,也是御音合唱团的宗旨。
对于陆健波来说,音乐给了他一种纯粹的快乐。小时候的陆健波,特别调皮,但是只要听到音乐,就能立马安静下来。慢慢地,音乐成了陆健波无聊时的“朋友”,失意时的慰藉,快乐时的“调味剂”。
高二时,陆健波就坚定了学习音乐的想法。1998年,在那个出行都还靠轮渡的年代,每周日晨光熹微时,陆健波就已乘上最早的一班船,然后再辗转乘车去上师大音乐学院学习声乐,这样的日子陆健波足足坚持了两年。“虽然每次来回七小时的奔波很辛苦,但在追逐音乐梦想的同时,我也在享受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一切都是值得的”。陆健波笑着说。
努力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陆健波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上师大音乐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毕业后,陆健波回到家乡崇明担任区文化馆的艺术指导工作。后来由于工作变动,几乎有四年的时间陆健波都没有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现在有幸重新做自己喜欢的事,为崇明发展丰富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和快乐。所以我也希望,这个合唱团不仅给本地区喜欢音乐的人搭建一个施展才艺的舞台,最重要的是用音乐的力量带给大家快乐,照亮彼此的生活。”
在陆健波的带领和感染下,成员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欢乐和充实。团队成员陈瑾菁告诉记者,在工作之余,他们还参加了2018年崇明区各界人士春节团拜会、新年音乐会、崇明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陈瑾菁也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人也变得更加开朗。“我们聚在一起时,快乐的氛围让我忘掉了一切烦恼。大家走到哪唱到哪,快乐的歌声还感染到身边的人。有一次在餐馆里唱歌,歌声感染了老板娘,老板娘迫不及待地要加入合唱团呢。”陈瑾菁笑着说。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曾经有人说过,当她听到音乐时,她的心会跟着一起跳动,当她唱响音乐时,觉得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乐趣。而这种情愫也在陆健波和他的合唱团内蔓延和滋长,他们的精彩故事也未完待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