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这种特征的甘蔗不要吃!
  清明节前后,网上又开始流传“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

  此前,一条“女子吃甘蔗中毒,红心甘蔗千万别吃”的提醒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消息称,湖北一女孩幼时吃甘蔗中毒,竟导致抽搐了30年。文章提醒网友“如果吃红心的变质甘蔗,严重可致人死亡,尤其清明前后的甘蔗更要小心,有‘清明蔗,毒过蛇’之说。”

  这则消息引发不少网友的疑惑和讨论:好好的甘蔗,吃了怎么会中毒呢?

  记者对此核实发现,网传的这条信息并非谣言。气候温暖潮湿时甘蔗易霉变,而甘蔗霉变后里面会出现红褐色条纹,俗称“红心甘蔗”,这种甘蔗中含有一种神经毒素,确实会让人中毒。

  据北京疾控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霉变甘蔗中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真菌,名叫节菱孢霉,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可以刺激胃肠道黏膜,损害颅脑神经。食用者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重则发生抽搐、呼吸衰竭、肺水肿等情况,更加严重的可能会致命。

  那么,民间一直流传的“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又可信吗?

  事实上,这条谚语并不意味着所有清明前后的甘蔗都不能吃,而是指这时候的甘蔗容易霉变,霉变的甘蔗就有产生毒素的风险,所以清明前后更要小心那些出现变质迹象的甘蔗。

  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委会主任马志英曾对此分析,由于甘蔗是秋季成熟,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有的在开春时出库上市。如果运输过程、储存方式以及环境条件等不好,加之春季气温升高,就可能导致霉菌生长,产生大量毒素,所以说每年春季是变质甘蔗中毒的高峰期。

  记者搜索发现,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出现不少因吃了发霉甘蔗导致中毒的病例。

  多地食药部门在清明前后都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食用霉变甘蔗中毒。

  上海辟谣平台在此提醒,网友们在选购甘蔗时一定要注意“一摸、二看、三闻”。

  摸,就是摸甘蔗的软硬度。看,是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闻,就是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如果发现甘蔗有质软、变色、酒味、长毛、红心的现象,都不建议再食用。此外,买来的甘蔗要当天吃完,尽量不要放到第二天或第三天再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学生文萃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水杉倒伏压弯电线村委会及时除隐患
多项便民房产交易措施“上线”
建设镇召开2019创建工作启动大会
马蹄莲盛开等你来摘
合兴中学有一支全国野战冠军队
村民代表参加培训齐心共建美丽家园
有这种特征的甘蔗不要吃!
崇明报综合03有这种特征的甘蔗不要吃! 2019-04-10 2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