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沙湿地之美
  □ 赵荣发

  西沙,西沙,说不清怎么一回事,许久以来,我会把西沙湿地与西沙群岛连在了一起,直到今年4月里的一天下午,我和单位同事一起来到崇明岛西沙湿地时,才清晰地感悟到,这里才是一所天然造就的公园。 

  沿着坡道转过一道弯,踏上一个高地,哇,多么开阔啊,畅游还刚开始,我已神清气爽!

  念过不少古诗词,但我一时无法找到与眼前景色相匹配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虽然壮阔,但太过苍凉,况且黄河终究不是长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无限赞叹的,确是江南春色,却又多了一番怀念之情,而我,此刻充满新奇。

  西沙湿地的美,在于她的原生态风貌,恰似未曾出阁的农家姑娘一般质朴清纯。在当今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清纯尤为珍贵。 

  这块开阔的处女地上,有着别样的地貌,丰富的物种。

  水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之一。胡杨不怕干旱,泡桐兼耐酸碱,而水杉最为神奇之处,是能扎根在水里,安然生长。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段通道的两侧种有两排杉树。它们在夏日里绽开两行清凉的绿荫,深秋季节,寒风一吹,纷纷扬扬的枯叶便掉落在通道和歇夜的小车身上,编织出很好看的图案。可这一刻,面对眼前数不清的水杉,便觉得小区里的杉树,不过是随意的一抹,画中的小品而已。

  西沙湿地的另一个主角,无疑就是芦苇。四月的春色里,这儿尚能看到一排排经年的芦苇疏然地站立着,而一大片一大片新的芦苇已经伸枝展叶,散发出青春少年的气息。芦苇叶是江南人家包粽子时的最爱之物,芦苇此刻急切地拔节长大,一定是想赶在端午前让叶片儿变得丰腴起来,生怕辜负了人们对它的期望吧?

  芦苇丛中的滩涂上,有数不清的小小洞穴,那是小螃蟹们的快乐之家。崇明人把这些小东西亲昵地称呼成“蛸蜞”,念起来好听得“噢起话伊”,没法形容!

  我们继续沿着栈道蜿蜒而行,不久到达江边,站在一处偌大的观景台上。阳光明媚,轻风拂面,我们环顾四周,只见无边无际的湿地上处处绿意,勃勃生机,而隔江,可以清晰地看到海门、启东等处的工厂、楼阁,好一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观景象!

  说不清过了多少时间,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返回栈道,踏上归途,走着走着,却又惊奇地发现,两旁的芦苇丛中,滩涂的沟壕里,不少地方已经被水淹没了——哦,涨潮了!

  没错,涨潮了。而西沙湿地,不正是在长江的潮起潮落中形成的吗?但是,无论时代的风云如何变幻,西沙湿地因为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庇护,始终不被世俗所左右,只管在物我两忘的意境中葳然成长,勾勒出一幅“绿色海岛”上最为独特的风景。

  西沙湿地之美,最在于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人物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农业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绿岛
同是红楼梦中人
何 华碎 挨脚鲈鱼
西沙湿地之美
书法作品
国画《芦苇地》
崇明报绿岛08西沙湿地之美 2018-05-23 2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