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涛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脑血管开颅和介入手术
一提到中风,大家都会感到恐惧,觉得这是一种十分“亲民”的疾病。诚然,作为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中风,学名脑卒中,也称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当前,欧美国家的脑卒中治愈率正以每年5%的比率上升,而中国发病死亡率却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脑血管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形势日益严峻。就崇明岛而言,2010年常住人口70余万人,其中15-64岁的人口占73%,65岁以上的人口占18%,而且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较上次人口普查上升4.15个百分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成为治疗的重中之重。
在第十二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并组织全国1000余家医院、3万余名红手环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红手环走进第十二个世界卒中日全国健康科普公益行动”,旨在促进全社会关注卒中危害,推广卒中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健康知识,让更多人认识卒中、学会如何预防卒中。
在上海,首批18家三甲医院被授予卒中中心牌匾,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这意味着脑卒中患者的诊治将更规范、更有效、更及时。
脑卒中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其中脑梗塞占60-80%。脑梗发生后,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中国卒中联盟秘书长、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表示,对这类患者国内外治疗指南均推荐对发病后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显示: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在24小时内就可以看到症状缓解,而且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残疾的比例,挽救患者生命。
据了解,现实中,大多数患者家属在脑卒中发生后只知道把病人往医院送,哪些医院可以对症治疗却完全不了解。国际标准规定,脑梗患者从进入医院的大门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但在中国,许多大医院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而时间是卒中患者救治的关键!卒中发生后,大脑缺血区每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元凋亡,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挽救可逆性脑损伤,是脑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换句话说,卒中患者的时间就是生命,但中国的大部分医院都不设专门科室,耗在各科室间“折返跑”,贻误了救治良机。
现在的治疗,不再是单一科室的治疗,而是通过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形成了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以及急诊条件下血管支架成形术等多模式脑血管再通技术。这一模式大大提高了血管再通的速度和比例,减少血管再通的时间,增加血管再通率,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尽早恢复血流,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缺血所带来的危害,提高脑卒中病人抢救成功率。如今对脑卒中的抢救不仅仅是传统的“单兵作战”,更需要各学科“并肩作战”。比如,每一个送往卒中中心的病人都将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性卒中团队负责,该团队将包括急诊科医师、24小时服务的卒中小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康复师等多名专业人员,且进入卒中团队的每个组员都要经历从经验到技能、培训的多重审核。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正在组建脑卒中中心,开通卒中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开展相关诊治技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本地区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