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爸妈去上班了,孩子由谁来带?这一问题是不少职工的“烦心事”。前不久,崇明首家职工亲子室在上海纳海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解决了该公司职工上班后“无人带娃”的困扰,赢得众多职工好评。
早上7点半不到,上海纳海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员工姬素芝带着6岁女儿和10岁儿子,来到位于公司厂区门口的职工亲子室,一番叮嘱后,便把孩子留在了亲子室,自己安心前去上班。姬素芝和丈夫都来自河南,以往每到暑假,总要劳烦父母来崇明照料孩子。自从公司成立职工亲子室后,孩子有了专人照看,也就不用麻烦老人来回奔波了。
上海纳海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现有570多名职工,为让他们安心工作,公司在一年多前开始改造闲置厂房,采用“集中托管”的模式,设立职工亲子室,并聘请了1名工厂退休职工负责照料孩子。
今年年初,上海鼓励企事业单位以职工亲子工作室的形式,为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日托、晚托、暑托等服务,破解员工子女托管难题。职工亲子室也得到了多方关注和扶持,各级工会出资购置书籍、玩具及室内游乐设施,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让广大职工免除了后顾之忧,投入工作的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起初,职工对亲子室的预期仅仅是“有人看孩子就行了”,但时间久了,孩子的收获却让家长惊喜连连。大学生志愿者刘佳敏告诉记者,职工亲子室里有十个孩子,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2岁,他们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校或家长布置的作业,也能和朋友一起玩游戏,还能参与各类艺术特色课程,活动丰富有趣。“我们不止步于看护与帮助小朋友完成作业,还要按不同年龄段,开设适合孩子的艺术课程,比如手工、舞蹈、唱歌等,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职工张志秀说:“孩子们在这里不但学到了新知识,也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孩子高兴,我也能安心工作了。”这几天,职工亲子室里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正在排练假日学校结业汇报演出节目。
记者还从区总工会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职工亲子工作室持续健康发展,工会还将在政策、资金、规范配置等多方面给予职工亲子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