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学生文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处,找回失落的选择权
  崇明中学 高一(3)班 徐峥莹

  在这喧嚣沸腾又充满失落感的时代之中,热闹常伴左右,独处猝不及防地消失。

  何谓“独处”?短暂而又自我沉静的时刻。没有那一短暂的时刻吗?不,有的。少的只是,自我沉静。我们总是热衷于成群结队,如影随形。当变成一个人时,即“独处”的条件达到一半时,就会涌上一股寂寞难捱、孤独无聊的情绪,如此状态之下,如何达到自我沉静的地步?所以,往往“独处”失败。

  没有人常伴左右的日子是可怕的,而一个没有“独处”时间的人又何尝不是可悲的呢?

  试问,人群之中的你我是否常被人左右想法与思维?你我是否常厌恶别人替你我作出的决定却又无可奈何?就这样,我们渐渐沦丧了自我的选择权,你终于变得和我和他没什么两样。

  找回选择权的唯一途径便是独处。给自己找一个时间,关上手机、合上电脑、泡一杯热茶、捧一本好书,时间缓慢流淌,自然而然沉浸于自我的世界。当然,也许不必刻意。或许只是独自进餐时,或许只是独行时,又或许只是晚上临睡前,若有所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然而,一个没有时间独处的人是可哀的,可哀于他不懂自己的过错、无法看清自己的未来。但是,一个没有独处时间的社会却是令人颤栗惊悚的。人,是社会的单位。当成千上万的人没有独处时间时,当一个现象、一件事情发生时,也许只有只言片语,但这些也足够民众掀起舆论热潮,甚至舆论狂欢。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民众失了独处。当事件发生时,可曾问过自己,事情怎么来的?原因是什么?一定就是这样吗?会不会是那样的呢?很可惜,少有明智之士出现。大多数人就那么顺着舆论走向被挟裹向前,孰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所以,当新的证据出现后,舆论反转时,你也就不必惊讶了。因为,你也是如此。

  因而,让社会独处的唯一途径,也正是让社会个体独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将个体聚集在一起,信息的时效性不可否认,但究其深度还有待上升。且此类软件的出现不仅使明智之士愈发的少了起来,也使上文所诉的舆论现象更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正是此类软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精神肥胖。社会无法左右个体的主观行为,但仍需对一定的软件进行明确的规定,阻遏其愈发剥夺个体之独处的趋势。如此作为虽不治本,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标、阻恶化。

  这里还是想强调,个体独处才是治疗舆论狂热等现象的唯一方法。记得常在一个人时反问自己,今天我做得足够好吗?未来我想怎么样呢?我真的是想这么做这么说吗?而不是“你要这样啊?好吧,那我也这样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人物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学生文萃
   第08版:绿岛
如叶
独处,找回失落的选择权
版画《崇明清水蟹》
书法作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怎能忘记那一刻
生活的情趣
文字的慰藉
崇明报学生文萃07独处,找回失落的选择权 2016-12-21 2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