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小科普
在小编心目中,泡芙绝对是一项神奇的发明,几乎在身边的男性朋友或者女性朋友都不会讨厌这款甜点。大多数的人以为泡芙的英文就是Puff,但这并不是很精确的说法。“Puffpastry”,在学术上应该是起酥类的点心,例如牛角面包、千层酥(拿破仑)等。而泡芙甜点,说法应该是“Chouxpastry”。
组成:水分(普通的水或者牛奶)、黄油、糖、盐、面粉和鸡蛋。
起源:发源于意大利,后通过意大利人传入到法国。
最经典的几款泡芙
目前我们在市面上所购买到的泡芙一般多为大大小小的圆形,近几年,最流行和普及的就是酥皮泡芙。但其实,泡芙是一种可塑性很高的美食,圆形只是它的其中一种而已。
1、车轮泡芙
起源:1891年,巴黎布雷斯特自行车赛的主办人PierreGiffard要求甜点师LouisDurand为赛事专门设计的一款泡芙。
单从法语直接翻译的话,这款经典泡芙原名称为“巴黎-布雷斯特”。但是因为这款泡芙的形状是特意搭配赛事而发明做成车轮一样,所以被我们叫作车轮泡芙。车轮泡芙最传统的模样就跟救生圈一样,也像贝果,外皮上面覆盖着烤香的杏仁片。再从中间横切开后,挤入香滑的奶油。当然现在新式的甜点店,车轮泡芙在外形和口味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2、修女泡芙
起源: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正式问世,创造者是当时的冰淇淋师Frascati,他将一大一小的泡芙上下相叠,中间用奶油糖霜固定,再装饰上奶油滚边,做出一圈如同修女服的白色衣领,因此得名“修女泡芙”。
对于熟悉法式甜点的爱好者来说,修女泡芙绝不陌生。对大众而言,了解到这款泡芙绝对多亏了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看过的人想必不会忘记阿加莎做的“CourtesanauChocolat”,有很多人更喜欢称呼为“巧克力泡芙”,电影中的泡芙一共有3个相叠,传统做法应为2个。
3、闪电泡芙
起源:准确的官方说法并没有,但多数人认为,这款设计是为了配合法国人的优雅吃法。由于整个的圆形泡芙,内馅从两边挤出沾在嘴巴上,显得不美观,便设计出长条形,吃起来更快速优雅。像闪电般吃完的泡芙。
虽然闪电泡芙在形状上有了一定限制,但它在味道上绝对可以天马行空。特别是著名甜点主厨ChristopheAdam,创立的品牌ElairdeGénie简直是开创了闪电泡芙的新时代,让闪电泡芙成了颜值担当般的存在。
泡芙的品尝时间
泡芙的美味期限并不长久。最佳的吃法是当你购买泡芙前,在里面填上新鲜的馅料,这样才能吃到泡芙独特的酥脆的口感,也就是即做即吃。如果过早地填入馅料,泡芙外皮会吸收馅料中的水分而变得软塌塌,失去了原有风味。
因此,目前市面上一些店家会有各种法子维持泡芙长久的酥脆感,比如用千层酥面团包裹泡芙壳面糊;用低温烘焙将烤制的时间延长,使其外壳水分被充分蒸发等。这种情况下,你吃到的一些泡芙会感觉其外壳可以用硬来形容,而且里面的馅料仿佛被减量,感觉一颗泡芙光啃壳了,没有了泡芙的“皮薄馅大”。 □萧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