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表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唤醒广大家庭崇德向善的道义自觉。
中国有4亿多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场所。当孩子还不能独立行走、独立生活,更要依托家庭,此时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的基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从家庭教育熏陶开始,如果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利,孩子将来的路可能会很难走,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更是无从谈起。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他们心灵纯洁,单纯如白纸。家庭教育就要教给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健康成长。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风家训。《庭训》中记载,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孔鲤努力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习社会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之在学业和道德上能够有所建树,将来成就一番伟业。“孟母三迁”的家教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由于孟母的悉心教导,以身作则,最终使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成为与孔子齐名,享有“孔孟之道”美誉的一代大儒。尽管自古以来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有着良好的传统,但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人口流动加快以及家庭单元缩小的当今,我们更强调学校教育对培养孩子的作用,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
树德育人,为社会文明涂抹底色当是家庭教育之本。具体来说,注重家庭教育,就是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就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家长动不动就吵架、闹离婚,却希望孩子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家长不孝敬老人,却期盼自己的孩子将来孝敬自己,这一切现实吗?目前,家庭教育的各类观念思潮很多,频频有所谓的专家现身说法,“虎妈”“狼爸”之风一阵接着一阵。其实,到底该学哪样,孰优孰劣,既没有定论也没有可比性。笔者看来,在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上,家长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精力用在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心灵成长方面,兼顾孩子的身体锻炼和社会交往,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一代茁壮成长。
当然,家庭教育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摆上议事日程,教育部门、学校应该帮助广大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使家长成长为“专家”,让家庭教育回归理性,为孩子的幸福人生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