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日,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以83岁高龄病逝于台北,迄今已十五个年头了。她那令人感到温馨亲切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林海音是台湾的“大牌”作家,她既写成人文学,也写儿童文学,成就卓著,影响广泛。以她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同名电影,在大陆可谓家喻户晓。
在海峡两岸的文学圈内,大家都尊称她为“林先生”。
1992年5月初,她和十多位台湾儿童文学作家一起来北京,参加海峡两岸童话学术研讨会,住在王府井附近的和平饭店。那天早晨,我在上班途中经过和平饭店时,将我新出的一本评论集,匆匆交给林焕彰兄,委托他分赠给每位台湾作家。第二天开会时,林海音先生一见到我,就热情地说:“谢谢你的书!你又写作品又写评论,不简单呐!”林海音先生小时候生活在北京,讲一口浓郁京腔味儿的圆柔流畅的普通话,听来感到分外悦耳亲切。
1994年5月底,我们大陆十四位儿童文学家,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就向我悄悄透露:开完会,林海音先生将请我们几个晚几天回大陆的作家吃饭。果然,林先生于6月8日来到我们所住的台北教师会馆,亲自给我们送来了印制极为精美的第二天宴会的请柬。
6月9日下午,桂文亚陪孙幼军、金波和我参观考察了台北的一些书店、商铺和茶园后,应邀乘出租车赶到位于“国父纪念馆”附近——逸仙路32巷17号——的一家名叫“法德吉”的大型西餐馆,林海音、夏承楹夫妇已经先期到达等候。接着,另一位大陆作家金振林,台湾作家林良、罗青、管家琪、郝广才、李潼、薇薇夫人等,也陆续到来。大家围着铺有雪白桌布的长条餐桌分宾主就坐,林先生吩咐我们每人点一种菜,我已忘了自己点的什么,只记得坐在我左边、对鱼类极有研究的钓鱼专家孙幼军兄点的是一盘鳕鱼。
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极为热烈融洽。
宴毕,林海音先生邀全体赴宴人员到她家去“喝茶”。我们从西餐馆出发,只几分钟就到了林先生家里。这里的住宅,相当漂亮。院内有喷水池,池里游鱼可数——一色儿是极美丽的金鲤鱼——林先生说,总共有三十多条。据说,在台北市内,这个地段的房价最贵,每套房子相当于人民币500万元以上。林先生的居室,应该说不算十分宽敞,但室内的书橱、衣柜、沙发、珍宝柜等等陈设,以及壁上的书画,无不散发、流溢出一种浓浓的深厚的艺术、文化、书香气息。客厅沙发上方,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笔势挺拔遒劲:“在苍茫的暮色里加紧脚步赶路”。体悟其意,这不正是年已逾古稀的林先生晚年在文学之途不辞辛劳努力行进的生动写照么!
林先生的丈夫夏承楹(笔名何凡)老先生,是个敦厚和蔼的长者,无论在宴会席间,还是在自己家里,面对众多作家客人,他总是谦和地微笑着,很少说话,只是不断地以轻缓的动作,殷殷为我们斟茶或添加饮料。我问他:“夏老,您去过北京吗?”他答道:“去过的。”林先生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便在一旁说:“他呀,只去过一回。我去过北京十几次啦。”
林先生始终是个最活跃的中心人物,她不停地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一会儿给我们端来水果,一会儿又给我们拿出冰果冻来:“这是我花了半天时间自己做的呢,请大家尝尝,味道还好吧?”看着我们一个个吃得很开心的样子,听着我们“好吃好吃”、“您的手艺真不错呀”的夸奖,林先生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
林先生让我们欣赏她家十几本厚厚的影集,还拿出几本客人的留言册,让我们题词留念——我接过其中一本翻了一下,啊,王蒙、刘心武等等那么多著名中外作家、艺术家来过她家,写下了如许由衷的钦敬和热情的祝愿辞语!在“题词”者中,一个小孩子写下的“留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个小孩子就是小学三年级小学生、桂文亚的宝贝儿子豆豆(学名谢君韬),他在林海音奶奶的留言册上的“题词”是:“今日得见庐山真面目,深感欣慰。”据说,林先生常常开心地将豆豆的“题词”展示给客人看。
在我们欣赏影集和写留言的工夫,林先生当着我们面,挂了一个长途电话给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除叙谈家常外,主要是谈一部书稿出版的事,这个长途电话通了足足有半个小时。在台湾,一分钟长途电话费要新台币70多元。台湾“大佬”级作家林良对林先生说:“你这个电话要花两千多块(相当于人民币700多元)呢!”林先生笑着说:“没关系。只要事情办妥就行。我可以放心地把书稿交北京的朋友捎过去了。”
林先生是个豁达乐观的人,她风趣幽默,爱讲笑话,每每逗得大家开怀畅笑。在《民生报》招待我们大陆儿童文学作家的晚宴上,她讲了一个“真人真事”的故事:台湾一位年轻的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方素珍两次外出开会,一次去韩国,一次来北京,适巧都身怀六甲;两次都和另一位台湾“大佬”级前辈作家马景贤同行。在北京和平饭店,老实憨厚的马老先生居然对方素珍说:“为什么每次我和你在一起,你就会怀孕呢?”——这个“故事”,经林海音先生以特有的调侃语调,不无夸张地、绘声绘色地加以讲述,每一个“听众”听了,无不笑得前仰后合,简直笑破肚子!听说林先生还讲过一个吃豆腐和“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酒之意不在翁”以及“醉酒之翁不在意”的经典笑话,惜乎我没有亲闻,未解其详。
林海音——这位蜚声海内外文坛的杰出才女、文绩赫赫的著名作家,在其晚年倾注宝贵心力于儿童文学事业,不仅写出了《奶奶的傻瓜相机》等优秀作品,还以难得的热情,为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两岸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和广大少年儿童读者,都深深地怀念她。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