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7位“崇明孤儿”寻亲成功
  □记者 朱卓君

  本报讯 关于崇明孤儿寻亲的故事经过媒体宣传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崇明当地就有这样一群好心人,自发成立了寻亲志愿者团队,无偿帮助寻亲人寻亲。就在2月29日,经过志愿者的牵线,来自河南洛阳的寻亲人姬新献如愿找到了自己的亲人,这也是迄今为止寻亲团里第七位“寻根”成功的幸运儿。

  2月29日下午,姬新献的“崇明哥哥”杨雪忠早早来到上海火车站,按照列车时刻表,姬新献搭乘的K737从洛阳至上海的列车将在下午12点40抵达,接到这位“失而复得”的弟弟后,他们会一同赶赴崇明,和家人团聚。

  列车准时靠站,在人群中,三哥杨雪忠一眼就认出了和自己长相十分相似的弟弟姬新献。

  今年50岁的姬新献皮肤黝黑,中等身材,从小被河南洛阳嵩县的一户人家收养。半个多月前,接到DNA比对成功的消息后,姬新献当即为一家人订了来上海的火车票。

  上海崇明竖新镇东新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姬新献终于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见到了苦苦寻找的亲人。89岁高龄的老母亲何阿婆握着小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开心、开心、今天我真开心。”

  分离半个世纪终团聚,着实不易,说起此次寻亲,姬新献表示最要感谢的还是当地的寻亲志愿者。去年8月,他尝试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寻亲消息后,志愿者陆伟国很快就为他找到了匹配的人选。

  通过几次登门走访、DNA比对,最终陆伟国确定了家住竖新镇东新村的何阿婆就是姬新献亲生母亲。虽然和姬新献一家毫无血缘关系,但能促使他们团聚,陆伟国也很激动:“看到他们一家团聚,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了解到,经电视、报纸等媒体播出后,崇明孤儿寻亲的事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目前,像陆伟国这样自发帮助寻亲人的志愿者已有近10位。相较寻亲人,志愿者们虽然身处本地,有着语言、地理、资源等优势,不过帮助寻亲人还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通过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登记的寻亲人有100多人,有了更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们也表示对寻亲更有信心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人物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学生文萃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新崇明人”融入社区大家庭
家园变美后 长效维护是关键
《崇明颂》散文集、诗词集新书报告会举行
遗失启事
第7位“崇明孤儿”寻亲成功
崇明报要闻02第7位“崇明孤儿”寻亲成功 2016-03-02 2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