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公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5年度崇明县道德模范(最美崇明人)提名人选简要事迹
  敬业奉献

  15号

  陆文忠

  陆文忠,男,1947年2月生,上海瀛东农工商实业公司董事长,原瀛东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至1994年期间,在资金奇缺、势单力薄、风浪无情的情况下,陆文忠带领志同道合的乡亲们先后三次闯滩,问海要地,共围得良田4000亩。陆文忠同志就是在这4000亩的滩涂上,与海潮风浪搏击,战胜了资金短缺等困难,建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瀛东村。2012年2月13日,陆文忠从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了,在新老交接班的大会上,他的一句“一息尚存,不落征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离职离岗不离党”的忠诚信仰,看到了一名村官“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承诺,看到了一位老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残烛情怀。陆文忠从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以后,时刻不忘集体,新书记不熟悉农村,老书记像带孩子一样,手把手带教,在田间地头、鱼塘、景点、饭店等地方经常看到“爷俩”的身影,一老一小也成了瀛东村一道风景线。在“五星级文明户”、“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老书记从自我做起,带头宣传,发挥正能量,用自己多年的经验为集体集思广益并提出意见建议,让年轻班子少走弯路。

  16号

  施锦达

  施锦达,男,1963年5月生,大同中学总务主任、语文教师。他33年如一日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倾情付出,培育了众多农家子女。曾因在教学中积劳成疾,诱发急性乙肝,被校领导从工作岗位直送医院。他身兼数职,却乐此不疲,使一项项工作都卓有成效。他是个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无私奉献者,尽管妻子下岗、经济拮据,但他还是廉洁从教,33年来回绝了众多家长的恳求,从未有偿家教,而是放弃休息,义务为学生提优补差。他勇挑重担为领导分忧,曾几次临危受命,担任问题班班主任,并使该班旧貌换新颜。他是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书育人能手,撰写论文获奖,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县市作文等竞赛获一、二、三等奖。作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他是学校领导信任、社区群众赞誉、学生们爱戴、同事们敬佩的师德师风高尚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师。

  17号

  秦振达

  秦振达,男,1956年3月生,新村乡人民政府稳定办主任、司法所所长、信访办主任。工作中,他恪尽职守;生活中,他敬老爱幼。几十年来,他总是奔波忙碌,下到村里,下到百姓家中、下到农田里,为百姓排忧解难,调和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是乡里有名的老娘舅。近年来,他参与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700余起;调处激化纠纷72起;化解群体性社会矛盾69起;协调经济总额500多万元。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秦振达开辟老人绿色通道,送法进社区、学校、企业。他的手机号码公开,24小时开机。作为一名安帮志愿者,当帮教对象遇到困难时,秦振达总是热心、耐心、细心,积极地帮助回归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秦振达用自己的一颗真心、一份真情、一片真意,年复一年的关怀,让刑释解教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看到生命的曙光,重新获得新生。曾获瀛洲好乡贤荣誉称号。

  18号

  钮菊香

  钮菊香,女,1963年11月生,港西镇静南村党支部书记。她是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熟悉基层办法多,工作勤奋作风实。在港西镇北双村任党支部书记的3年间,她与村主任李小英一起,开全市之先河,建立“小英工作站”,探索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并使北双村从一个矛盾多发村迅速转变为全市优秀村。2014年调任另一矛盾突出村——静南村,她迅速适应岗位,不仅把北双村小英工作站的成功经验带了过来,还积极寻求突破,为解决小区里不同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带头“问百家需,解百家忧,聚百家力,圆百家梦”,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双轨制”管理,并成立“明南一家亲”工作站,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她是居民眼中的“救火队长”、老人身边的“体贴女儿”、孩子嘴里的“温情妈妈”、党员心中的“先锋榜样”,她用自身行动带动党员干部,把群众当亲人、融情万家、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使静南村的社会面貌迅速得到改善。

  19号

  黄晨

  黄晨,男,1981年5月生,县农委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黄晨数年如一日,不惧严寒酷暑,穿梭于24家规模生猪养殖场,冒着随时可能会被感染疫病的风险,长期奋斗在病死猪监管处置第一线,防止病死猪肉流入百姓餐桌。他有一个4人组成的团队,每天对24家规模养猪场逐一检查,他们没有双休日,全年出勤,平均每天监督处置病死猪180头左右。为了履行岗位职责,他不厌其烦,不断对养殖场主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认识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坚持在第一线给发臭、苍蝇环绕、可能携带疫病的病死猪喷漆、拍照,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他的带领下,崇明病死猪监管处置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监管手续齐全、工作台账清晰,崇明辖区内无一例病死猪流入市场,他真正兑现了让全县百姓吃上放心肉的承诺。

  20号

  张荣斌

  张荣斌,男,1963年4月生,县海塘管理所所长。多年来,张荣斌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这一“大目标”,强化完善职能服务,努力做好“水”文章。他坚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针对行业管理服务中暴露的薄弱环节、问题及难点,组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海塘所在科技信息化推广运用上先后研发了八个信息控制系统,其中三项技术成功申报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项技术已顺利通过国家级发明专利初审。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不仅方便了基层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和了解水闸管理运行的基本情况,及对数据资料的收集、记录,而且还提高了单位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应对能力,为工程管理、闸门运行注入了科技含量和安全保证,大大提高了现代化、专业化、科技化管理水平。张荣斌同志以崇明人特有的垦拓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为确保海塘永固、防汛永安及全岛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贡献。

  21号

  施平

  施平,男,1976年1月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一队队长。施平所在的刑一队是重案队,主要职责是打击严重暴力案件、重特大案件的侦办。施平要全程参与案件的侦破,更要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通过审讯使犯罪嫌疑人如实招供。他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每次有任务,他总是第一时间率队赶至现场,为尽早破案争分夺秒,一次次打出了漂亮的攻坚战。2013-2014年,施平和战友们先后快侦快破城桥“6·9”故意杀人案、长兴“6·11”强奸案、城桥“6·12”抢劫案、长兴“6·14”抢劫案、中兴镇“6·22”故意杀人案、东平镇“6·28”故意杀人案、长兴“8·23”故意伤害致死案、新河“10·10”抛尸案、城桥地区“10·17”蒙面入室抢劫案等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案件,实现了全县命案现案破案率100%,使崇明县公安局命案必破连续保持11年在全市刑侦条线命案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

  22号

  龚伟勋

  龚伟勋,男,1958年12月生,陈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医生。龚伟勋1980年参加工作,工作期间积极进取,主动努力学习牙科医学知识,掌握牙科医术,特别是自觉通过自学和向岛外名医师求教的方法,使自己拥有了精湛的口内、口外和修复技术。他的拔牙、补牙、装牙技术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几十年来,他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做一个有真本事的医生”为人生目标,创新了诸如“拔阻生齿”方法等技术,全心全意为岛内外广大牙病患者精心医治。几十年来,他每天6点多上班,18点多下班,几乎全年无休。他十二次被县卫生局记功,在他所热爱的岗位上用精湛技术服务了牙病患者,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价值。

  23号

  陆水祥

  陆水祥,1955年9月生,长兴镇社会综合管理协调办主任。陆水祥始终牢记职责,不违事业,干工作不遗余力,无论寒热、阴晴、节日、假期,总是随时“奉命”,随叫随到。在他的劝说教育下,一起起的违法建筑被拆除。为了拆除、制止违法建筑与违法用地,他放弃节假日休息,马不停蹄地在单位与拆违现场之间来回奔波,在一次次的诅咒、威胁、恐吓中坚毅不倒,毫不退缩。他任劳任怨、不辞辛劳、乐于奉献,高负荷工作,2015年3月在长兴镇江南大道建立了五个临时疏导点,一举疏导摊贩500多户,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疏导点,改变了江南大道十年脏、乱、差的顽症,得到了周边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好评。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节日以及双休日,他都在工作现场度过。他舍却了小家,怠慢了亲情,只为了实现新生“两违”零增长的目标,让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公告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公告
2015年度崇明县道德模范(最美崇明人)提名人选简要事迹
崇明报公告072015年度崇明县道德模范(最美崇明人)提名人选简要事迹 2015-08-29 2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