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港村:搭建健身“舞台”惠村民
▲村民在舞台上尽情热舞(资料图片)
  □记者杜烨通讯员郑瑞

  本报讯每天傍晚6点,向化镇北港村里就会响起悠扬的音乐,和着节拍,村民们跳起轻快的广场舞,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自从村民‘爱’上广场舞,大家的业余生活更健康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忠笑言,“看到村民其乐融融,我们这些村干部也特别高兴。”而为给村民搭建称心的健身“舞台”,北港村可谓动足脑筋、想尽办法。

  孙家阿姨:从反对到喜爱

  要说跳健身舞到底好不好,北港村的孙阿姨最有发言权。因为孙阿姨原来是广场舞的“反对者”,如今却成了一名忠实的拥护者。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2013年说起。

  去年,北港村实施了一项重点实事工程——村庄改造。为使村庄改造真正惠民,陈建忠带领村“两委”班子走村串户,收集村民“愿望”。期间发现,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对广场舞比较感兴趣,但苦于没有健身场地。于是,修建健身场地被列入了惠民工程的议事日程。多数村民都为这个好消息拍手叫好,村里的孙阿姨却犯了难。原来,孙阿姨曾动过大手术,身体较为虚弱,喜欢安静。得知村里要在自家附近修建健身广场,她的脸“黑”了下来:“跳舞人多,音响又吵,会影响我休息的。”

  孙阿姨的担忧传到了村干部耳中,小队长、妇女主任、村支书等轮番上阵,做孙阿姨的思想工作:“健身时间一般在晚上6点到8点,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修建健身广场是为了方便村民锻炼身体,大家都盼着呢。”……最终,孙阿姨松口同意了。

  很快,健身广场建成“营业”,听到屋外热闹非凡,孙阿姨忍不住走出了家门,休息间隙听到张家阿姨说肩周炎好多了,施家阿姨直呼晚上睡眠质量好了,孙阿姨有点心动了。看出孙阿姨的心思,健身指导员主动邀请她加入。渐渐地,孙阿姨爱上了广场舞,还成了“新手”们的老师呢!

  健身场点:从一个到七个

  像孙阿姨一样,好多尝到跳广场舞甜头的村民,纷纷向陈建忠“请愿”:“陈书记,现有的健身广场离我们这远了点,你看能不能在我们这块附近也腾个场地,这样大伙就能在家门口搞锻炼了。”

  村民的想法,陈建忠记在了心上。借助创建市级文明村的契机,综合村民意见,北港村将村庄改造重点放在了增设健身场地上,坚持“群众哪里方便,场地就选在哪里;坚持群众需要什么,设施就配备什么”。

  如何才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呢?北港村有个金点子,那就是分别在村民居住集中的齐北8队和齐西4队,租用村民的庭院,通过安装大功率射灯、电源安全操控箱等举措,就地“打造”健身广场。为确保安全,村里还出资在沿路一侧围设了半开放式的铁网围墙。

  同时,为方便更多村民融入健身热潮,北港村选派村民小组长、村干部多次走访了解情况,汇集民意,在村民相对集中,靠近白色优美路段等地方又建起了5处群众健身活动点。村里的健身场点从一个变成了7个,爱跳广场舞的村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服务管理:从空白到完善

  硬件到位,陈建忠依然不满足,他还在琢磨如何能更好地服务村民。村干部们在走访健身广场时听到有村民反映:“没厕所有点尴尬。”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很快,附近村民家闲置的棚舍就被“改造”成了标准化男女厕所。

  健身场点的灯光要是坏了怎么办?场地卫生谁来搞?对于这些问题,北港村村“两委”牵头,成立了一个全民健身活动服务小组,成员不仅有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片警,还有水电工、三支保洁队伍等。哪个健身场点的灯光要是出了状况,一个电话打到村委会,很快就有电工上门服务。

  在此基础上,村里还主动“对接”村民需求,邀请镇上的广场舞能手来村里进行骨干培训,进而通过本村骨干,对村民进行再培训。村民们调侃:“我们跳的可不是三脚猫广场舞,是有专业老师把关的。”

  采访中陈建忠向记者“透露”,“我发现广场舞真是个好东西。如今村里打麻将的人越来越少,跳舞、看书的越来越多。要向村民宣传政策法规也更方便了,晚上6点,去健身场就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话题
   第08版:绿岛
北港村:搭建健身“舞台”惠村民
打造河蟹品牌助推产业发展
严禁违法捕鱼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科学培管保丰收
各乡镇新生违法建筑举报类案件及巡查发现案件处置情况表(统计截止日期:2014·2·17)
2014年上海崇明绿动网球联赛开赛
遗失启事
崇明报综合03北港村:搭建健身“舞台”惠村民 2014-02-19 2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