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本次党代会会场所在地的城桥新城会议中心,跟随电子显示屏指示,很方便就能找到各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的会议室。“会议中心看似很大,但引导工作很到位,要找到开会的房间并不难。”一位来自横沙的党代表对会务服务工作赞不绝口。
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本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县瞩目。会议期间,来自全县的党代表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站在崇明未来发展的高度,积极建言献策,热议崇明发展大计。而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则精心组织,全力以赴,为党代表营造了良好的与会环境。
会场布置 从“小”抓起
12月22日是党代会举行的第三天,上午7点刚过,作为本次党代会会务保障组一员的李雪银来到会场所在地城桥新城会议中心,换上工作服,仔细整理一番妆容之后,走进城桥镇代表团所在的310讨论室。李雪银一天的工作从“四调”开始,她告诉记者:“所谓‘四调’,就是调灯光亮度、调空调温度、调话筒音量、调桌椅位置。”李雪银首先把灯和空调打开,然后开始调整桌椅位置,并对话筒音量进行测试。待空调开关边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超过20℃后,李雪银适当调小空调风力。“20℃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代表们不会感到太冷或太闷热。”8点半,代表们陆续进场,讨论正式开始。期间,李雪银除了倒茶水,还要继续关注讨论室内的温度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虽然相比平日的接待工作要辛苦不少,但李雪银却很自豪:“党代会是件大事,能为党代会服务是我的荣幸。”
记者了解到,本次党代会从主席台桌椅摆放、会徽制作,到会标悬挂高度;从灯光亮度到话筒音量;从大厅内外的绿化布置到会议室内的摆绿;从会务人员仪容仪表到规范服务,无不精心准备、细细把关。会场布置突出简洁、庄重。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会务服务,全体服务人员还进行了集中培训,从站姿、走路到端茶倒水,逐一进行规范训练。
餐饮保障 “无菌”操作
本次党代会的与会代表有300多人,再加上工作人员等,光午餐时间,城桥新城会议中心餐厅就要承担60桌的就餐任务,相比今年初的县“两会”,人数整整翻了一倍。如何确保会议期间这么多代表及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会务保障部门可谓细心周到。
今年党代会期间,会议中心餐厅首次启用自动消毒洗碗机对碗筷进行高温杀菌消毒,避免了人工使用消毒液洗碗可能带来的消毒液残留碗筷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对消毒后碗筷的搬运和摆放过程中也有新变化,服务人员均被要求带上手套进行操作,避免皮肤与碗筷间的接触而产生污染。
会议期间,食药监部门派出监管人员进行蹲点监督检查,对食品制作供应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每天对餐厅食品采购、加工、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确保每样原辅材料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厨房,成品菜均煮熟、煮透后方可上桌,做到每道菜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切实保障了党代会期间的餐饮食品安全。
会务保障 无缝衔接
“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12月20日,党代会开幕当天,记者在进入城桥新城会议中心时,差点吃了“闭门羹”。“不好意思,没有工作证我们不能让您进入。”经过一番交涉,当记者拿出记者证后,保安才放行。期间,陆续有人遭遇了同记者一样的尴尬。这次经历让记者顿觉本次党代会的会务保障格外到位。
会务保障周到细致,从车辆出行也能看出“端倪”:从车辆出入到人员进会场,均有工作人员服务。在各车辆出入口,均配备工作人员根据车辆证照指引道路,让会场交通秩序井然。
无烟会场 彰显环保
“不好意思,这里是禁烟区,请到那边的吸烟区抽烟。”今年党代会的休息区,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一幕:一些想抽烟的代表或工作人员刚想点燃香烟,便被一旁的会场服务人员上前阻止。原来,今年党代会期间,会场除特设的吸烟区外,实行全场禁烟。“我们的每一名服务人员都是禁烟大使,一旦发现有人‘越轨’,都将上前阻止。”会务保障组组长朱倩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对于禁烟令,会场里的“烟民”均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而很多女性代表更是表示欢迎。“无烟会场,很环保!”一位女性代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