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委把“当好公仆、服务人民”作为党建中的着力点,抓创先争优,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本民情日记,一份民情档案,一个行动方案,一项项规章制度,一次次“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凸现的是作风,体现的是精神,反映的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步步提升。
基层党建 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县委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主线,结合生态岛建设实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民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堡垒,推动崇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创建“五好”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县“三级联创”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县委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全县各级党组织纳入“三级联创”活动之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格局。2010年,4个乡镇党委、27个村党组织被评为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2011年,1个乡镇党委、1个村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家非公企业党支部被评为市非公企业“五好”党组织。
2010年3月,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按照“硬件”夯实党建基础、“软件”凸显服务能力、“产业”突出带领致富的要求,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目前已形成22个农村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形成一份民情档案,落实一个行动方案。”这是本县各村(居)“两委”干部开展的“进百家门、拉家常事、知百姓情、聚万人心”活动,也是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村(居)干部的走访已拓展至乡镇委办局。截止11月底,各级领导干部已走访群众29万余户,走访农户覆盖率98%以上,记下“民情日记”29万余篇,收集群众意见2万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5000多件。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民主建设。2008年,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党组织中全面推行换届“公推直选”;2009年村(居)“两委”换届,党支部全部采用“公推直选”。规范基层民主管理,将村级办事承诺纳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实践。
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近年来,县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读书思廉”、摄制以身边反面典型为原型的《贪婪酿苦果》系列警示教育片、举办“廉内助”系列活动以及媒体开辟“勤廉颂”专栏和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等,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新成效。
按照中央健全惩防体系《工作规划》,县委推出了涵盖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治等6个方面89项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加强对全县各党委(党组)“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方针,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重点抓好教育收费、医疗卫生、物业管理、土地使用、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风建设,不断深化政务和政府信息、村务、厂(院)务公开工作,注重提高纠风工作的效果。针对少数领导干部懒散慢、不思进取、脱离群众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出台《崇明县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若干措施》,建立县行政投诉中心,提升行政效能。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通纪委书记电子信箱,提高各级纪检查办案件力度。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因公出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相关制度,并建立了长江口五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协作配合若干机制,使崇明党风廉政建设在已有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2011年,1名纪检监察干部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名纪检监察干部和1个纪检监察组织分获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称号。
两新组织 植入“红色芯片”助推产业发展
今年7月,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吴家店镇西庄中心小学,几百名师生分享了一份特殊的“节日大礼”——由上海舜恒建设有限公司捐资建造的一幢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90多平方米的学校厨房奠基。
上海舜恒建设有限公司是注册在崇明工业园区的非公企业,正是由于企业在发展中植入了“红色芯片”,从而凝聚了职工力量,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赢局面。去年,企业完成产值4.5亿元,上缴税收2000余万元,企业被评为2009-2010年度市文明单位。
多年来,崇明工业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努力加强园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不定期“沉下去”走访,及时掌握情况,为园区党组织建设与提高园区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推动“两新”组织积极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形成了“立足本职工作、开拓创新、积极奉献”的良好氛围,为崇明“一体两翼”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意味着什么?“科技兴农有了带头人,农民增收致富有了引领者。”上海健绿花菜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高慧开门见山。她告诉记者,自2005年建立合作社党支部以来,合作社的命运便与党组织息息相关,在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合作社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夯实了党在合作社中的基础地位。
目前,上海健绿花菜合作社党支部由6人组成。其中4名是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党员、老村干部,2名是年轻人,老带新、传帮带,新人很快成长。近年来,党支部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增收活动。通过领导联系、项目引导、科技扶持、产销服务等手段,努力培育有代表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创业典型。
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机制科学用人
为政之先,首在用人。近年来,县委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2009以来,本县分别面向全市、全县公开选拔17名乡镇委局副职领导干部和3名乡镇团委书记,并实现中层干部轮岗竞岗交流238人次,其中,跨部门交流42人次,激发了广大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兴业的热情,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五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学习班、专题班等50多个,培训干部3300余人次,年轻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
坚持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高层次人才储备、大学生“村官”招聘和紧缺急需人才的多渠道引进机制。2007年起,先后选派47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选拔18名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委局(公司)领导助理和县委巡查组联络员,选送40名年轻副职领导干部到市级机关、市属企业及兄弟区挂职锻炼。2008年以来,还相继在全县相关企事业党组织、村(居)党支部中全面推行换届“公推直选”,2011年绿华镇党委班子换届“公推直选”试点圆满成功。
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逐步形成“总揽全面、协调各方”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认真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积极提升干部监督管理水平,制定《崇明县乡镇委局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崇明县干部选拔任用记实办法》,全面实施“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不断加强领导干部规范履职的自觉性。2008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等7个重点内容,巡察了全县34个委局(公司、园区),进行民主测评和综合评价。同时,对新调整的领导班子和新提任领导干部进行不定期走访,及时全面了解干部情况,为科学选人用人打下基础。对乡镇委局、公司园区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测评,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职责,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