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顾益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进一步推动本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年初,区人大常委会在研究年度工作要点时,把本区义务教育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建设情况列为重点调研内容之一,组织人大代表进行深入调研,助推全区义务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从有到优”阶梯式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明媚的暖阳照耀进校门,校园内传来琅琅书声。标准的体育场馆、多元丰富的专用教室、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如今,这些场景是崇明各学校最真实的写照。3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前往10余所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对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各方均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后阶段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意见建议。
崇明三岛地域面积大,学校离散度高,学生分布不够均匀,农村小规模学校偏多。自2011年起,崇明开始实施三岛整体布局、阶梯式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策略。2011年至2014年,崇明区构建了8个教育集团;2017年,新构建了崇西、城桥、崇中、堡港、崇东、长横六大学区,实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岛全覆盖;2019年,崇明区启动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优化调整为崇西、崇中、崇东、长横四个学区;2016年开始,崇明区着力构建五个“名校+新校”教育集团,三个跨学段教育集团,形成了学区集团集群发展的局面。
“对学校来说,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缩小了城乡、校际教育的差距,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使各校焕发出新的活力。”崇明区东门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门中学是第一批集团化办学的试点学校,2011年9月,东门中学教育集团(江山校区—城东校区)以江山校区(原东门中学)为龙头,通过输出总校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法以及交流干部和优秀教师等办法,迅速提高了城东校区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随着集团化办学进程的逐步推进,江山、城东两校区有效融合、共赴双赢。
长兴小学作为长横学区的牵头校,组织编制了长横学区“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制度,将长兴、横沙两岛5所学校的优质特色课程、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本作业、教师培训研修和教科研成果等资源进行共享,促进了学区内5所学校的高品质发展。长兴小学校长表示,5所学校深入融合发展,必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深耕“名校+新校”试验田
推动优质资源不断下沉
2016年、2017年、2021年,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崇明区江帆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以“名校+新校”模式创办。2022年秋季新学期,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高级中学、上海市实验小学长兴分校两所新校亮相,迎来首批新生。今年3月,城桥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将引进上海世外教育集团进行托管,标志着崇明又添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崇明区江帆小学负责人表示,这种办学模式把市级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学校教研进行转化,不仅能更好地培养教师队伍,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名校的核心理念与文化移植、课程与教学的共建共享共研、师资队伍的融合发展创新,对于学生来说,都将受益匪浅。
多年来,崇明区持续引进外区优质资源,先后和市教委、黄浦区、静安区等签订了多轮教育合作办学协议,深化共建共享、强化师资流动,多渠道引进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在“名校+新校”模式的推动下,自2016年起,已引进了5所中心城区优质公办中小学,管理本地5所新开办公办中小学,不断满足崇明百姓子女“上好学”的需求。
调研过程中,区人大代表充分肯定本区“名校+新校”办学模式和工作成效,他们表示,如今,城乡学校学业成绩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区级学业质量的校际差异系数持续下降,教育质量均衡水平逐步提升,这些都证明了优质资源正不断下沉,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会越来越多。
既同频共振又各具特色
学区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0年5月,区教育学院实验联盟成立,围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实践方式与发展路径等提出了新的意见建议。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主动·有效”课堂成果经验;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让教研员与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以此探索专业协同发展路径。
这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指明了新思路、新方向。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不是总校的简单复制,更不是总校资源的单向输出。人大代表建议,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核心校与各成员校要结合自身校情、学情,以及所在区域特点,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最终走向的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多元优质。
目前,本区4个学区共享特色课程资源47项、学科校本作业资源7项、教科研成果资源22项、场馆资源15个;教育学院实验联盟牵头录制10期“崇师课堂”名师授课在线视频、研发11门《大单元作业设计》,供全区中小学生选用。为了让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更多元、更优质,区教育局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示范项目,实施了“2+X”攻关项目研究,(“2”是指各学区、集团内必选项目;“X”是指各学区、集团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共同研讨商议确定特色项目),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起来。
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形成组织更紧密、师资安排更紧密、教科研更紧密、评价更紧密、培养方式更紧密的学区和集团,人大代表们建议,要加强统筹规划,实现多元一体融合发展;要健全长效机制,增强扩优提质发展效能;要深化联合教研,构建开放共享育人生态;要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教学内生动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人大将秉承“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与政府共同发力,推动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形成,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师生。
新征程上,崇明区将加速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让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朝着幸福美好生活飞奔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