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喜气洋洋、男婚女嫁的一派兴旺景象。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形成了婚姻礼俗,由于古时常在黄昏时刻举行娶妻之礼,有“昏礼”之称。自古以来人们对婚礼都非常重视,在这一天人们盛装打扮,庆祝这人生大事,在婚服上汇聚了众多的美好祝福。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人在婚礼上选择传统婚服,凤冠霞帔之精美亦惊艳了无数人。中国的传统婚服不仅华美,更是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的厚重和独特,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份已延续千年,独属于中国人的爱意吧。
唐:热烈与绚丽
大唐盛世作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唐朝人的观念前所未有的开放多元,而这种开放亦体现在服装、民俗以及婚姻制度上。
唐朝婚礼隆重又充满仪式感。虽然唐高宗李渊对各阶层的服装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上,婚礼这天人们可以穿着比日常生活更高一级的礼服。古人极为重视礼仪,而作为人生五礼之一的婚礼,更是被古人所重视。婚礼这天人们可以穿着盛装举办仪式,这种为了显示婚礼的贵盛而临时性地超越日常礼制规定的情况,称之为“摄盛”。
那么摄盛体现在唐朝的婚礼上,就是无论新郎是什么身份,都可以穿超越自身等级的官袍。所以这就是为何新郎会有“新郎官”之称,亦有说法“结婚这一天穿官袍,以示这种婚姻关系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和重视”。
相比于前朝的庄重,唐朝女子的婚服更接地气,多了份热烈与喜庆。唐朝时女子服饰流行襦裙制,这是一种由短上衣和裙子组成的一套装束。以敦煌壁画中新娘的着装为例,上衣大概有两层,内有白色中单,外有大袖襦衫,下着红色高腰或齐胸曳地裙,配以披帛。色彩上,唐朝女子的婚服是青绿色的,“绿”同“禄”,有祝福之意。
大唐的女子喜爱红色,亦喜欢红配绿。这是一种极为浓郁、强烈的配色,唐朝婚服红与绿的大胆配色冲撞出绚丽的大唐气象!
宋:清雅与秀丽
宋代崇尚儒雅,温婉的服饰风格。于是在整体的审美选择上更加简约、质朴、自然。与唐代相比较少了些绚丽明艳,但更多了些典雅庄重。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云:“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妆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幞头之类。”
而这冠帔花粉和公裳花幞头是新人成亲前互送的礼物。
宋代规定男子婚娶可假以九品幞头公服,新郎的穿着可以从《宋史·舆服志》中一探究竟,书曰:“元丰元年,去青不用,阶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皆象笏,佩鱼,九品以上则服绿,笏以木”。
在婚娶之日,新郎头戴幞头,身穿大袖长袍的绿色九品官服,腰系革带,带饰佩鱼,脚着乌皮革靴。宋代女子婚嫁服饰基本沿袭唐代形制,比如宋朝皇族婚娶依旧沿用青色系的翟衣。
腰带、蔽膝、鞋袜都是青色调的,领口、袖口、下摆有红色云龙纹样镶边。但宋代女子的婚服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改变。比如色彩上虽然也有红绿相撞的配色,但更多会选择纯度和饱和度较低的色彩。总体色彩倾向于柔和清淡、典雅庄重,基本上以素雅色调为主,更加强调本色。
而在宋代后期,红色的女子婚服逐渐出现。宋代女性婚嫁礼服的形制是大袖、下着长裙、外披霞帔。大袖因两袖宽大及膝而得名。
对于宋朝女子来说,大袖是属于大礼服,一般只在婚礼、受封等重要或特定的场合使用。宋朝婚服最具特色的改变——霞帔,是在唐朝“披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样式为狭长形,绣有纹样,使用时自领后绕至胸前,披肩而下。正面的下端系一枚用金或玉制成的坠子用以固定,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下面用以固定所系的坠子被称为“帔坠”,主要质地是金、银、银鎏金,纹饰主要以禽、花卉为主。
明:烟火与喧嚣
时间流转至明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发了一道《衣冠复古诏》,即“诏复衣冠如唐制”“悉复中国之旧矣”。尽管明代沿用唐宋之制,但随着广大人民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美的追求,明代的服饰已呈现出张扬个性、追新求异的繁荣景象。
明朝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婚服发展的高峰时期。
明朝的彩绣龙凤大红吉服、凤冠霞帔以及大红盖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制服饰因其雍容华贵、大气端庄的风格颇受现代人的喜爱,那明朝人穿的婚服是什么样?明朝官员男子婚娶时,会带“簪花”的乌纱帽和胸背缀以本品级补子的大红圆领袍。普通男子可以穿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或着交领、大袖袍,左右开衩,缀以形制为双摆在内的道袍作为婚礼吉服。另外,明朝男子娶亲时在肩部斜披一幅红色锦缎,称为“披红”或“挂彩”,表示喜庆或光荣。
平民女子婚礼通常戴髻或金冠,穿大红袍或袄衫,头上罩红盖头,出嫁时可僭越享受贵妇凤冠霞帔的衣装殊荣。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之前凤冠霞帔只有皇家或者命妇才能穿戴,而在明朝,平民也可以在婚礼上穿戴凤冠霞帔,虽没有明文规定,据猜测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
明朝新娘的婚服,常见的组合有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官绿裙和红缎绣花鞋等。
提起中国传统婚服的色彩,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红色。其实婚服尚红,是直到明朝才真正得到确立的。
在明之前,周代婚服多为玄黑色,魏晋一度出现白色,而到了唐宋则取青色、红色,那红色是怎么在明朝获得推崇的?历朝历代讲究五行之说,明朝为火德,皇帝朱姓亦有红色之意,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红色。
如朝阳般富生命力的红色,象征吉祥、幸福、喜庆,也寓意着生命、爱情的美好。渐渐的,红色文化就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
千年婚服
中国人的婚服已有千年历史。
自周朝便有了形制,历经不同朝代的演变,从唐的奢侈华丽到宋的精致秀丽,再到明朝的庄重大气。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彩。
锦衣华服,金妆玉琢,把东方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中华婚服,承载了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
婚服之上,所蕴含的传统元素寓意已不仅仅局限于新婚之喜。亦包含了幸福美满、成双成对、白头偕老和早生贵子等内在誓言。
如果问中国老祖宗的浪漫是什么?那大概就是——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此生清风明月长伴天涯。
华夏衣冠,中国古称“华夏”,何为“华夏”?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让我们共同回眸凝望这“服章之美”,在这凝聚着几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中与美学精神不期而遇。
□ 无用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