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子中学 高一(2)班 袁逸彤
在这个遗憾又美好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远方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不顾一切。
——题记
过往生命里,那些沉重婉转至不可说的事情一点一点浮现,像一只洋葱,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跋涉已久的脚,已呈畸状,泛着清晰的痛楚。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走!走!走!”
书中哈罗德的朝圣之旅始于一封信,一封来自患了癌症的老同事奎妮的信。为了帮助奎妮,他踏上了征程。最初的他,孑然一身,只驮着一个念头,便是一直往前走。可是年迈的身体很快向他发出了停滞的预警。而此时,那些已逝的时光却好似鬼魅一般缠厄住他,想到妻子的疏离,儿子的离世,以及对奎妮的亏欠……心中充斥着难以言说的愧疚,悔恨……
我一面讶异着哈罗德鲁莽的行径,一面又感慨万千。他能否坚持下去呢?所幸,他在途中遇到的是给予他帮助、施予他鼓励的人,如医生玛蒂娜,银发绅士……在倾听他人的百态故事时,也给了哈罗德一定的帮助。渐渐地,他信念的塔又重新筑起来了。他补充了许多户外生存的知识和装备,哦,除了他最初的那双帆船鞋,始终没有被任何一双别的鞋所替代。就连他的妻子也竖起了支持的旗帜。他已不是当初启程时的自己了,经过不断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哈罗德愈来愈靠近心灵深处的自己。他的脑中又只剩一个念头:“走!走!走!”最后,哈罗德走向了圆满的结局。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独自徒步627英里,历经87天,的确惊人。
在惊叹哈罗德完成了他不平凡的朝圣时,我不由得感叹,很多时候,人生是需要一份冲动的。人生是一趟没有归期的列车,我们更应该关注于目之所见,探讨自己多于别人,而非沉湎于做人的悔恨。
就好像在搭积木,层层堆砌间,我们更应该向上看,每搭一块都细细斟酌,是否哪处堆得不好,下一步该如何改进。我们要做的是自省后付之于行动,并非过度后悔已发生的事。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跑马拉松是,学习亦是……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更是,在追求梦想和奋斗人生的路上,学会自省,是必备的行囊。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很像哈罗德,他们在安稳的平凡中日复一日。也许心底亦有澎湃的激情,也许背负着无可言说的沉重,却被时间的沙砾掩埋。其实生活,就像一场源于本真的自我救赎,是对本心和灵魂深层的追寻,也是对未知生命的探索和突破。在人生这条路上,人经历的事物不计其数,闯过风雨,也渡过苦难。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回避,用懦弱以对;不能因为过去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用退缩以对,甚至一次又一次活在悔恨之中,不敢面对,成了我们最大的阻力。但事实上,那何尝不是通向我们自己的路途。最初,我们不小心遗失了那颗晶莹的心,后来,慢慢从迷雾中寻回。而所谓迷雾,不过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虚设的屏障罢了。
彼时,夕阳的胭脂红悄声晕染于天际,氤氲着柔软的美好,宛若繁花怒放,美极了!生命里总会掺杂一点遗憾,向前迈进时,应保持真我,时时自省,而不是常常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