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庆:每年国庆节都与游客在一起
每个人都有名字,它饱含着父母的深爱和期许,也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和变迁。“我生于1977年10月1日,父母觉得我是国庆节出生的,应该取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于是就决定叫黄国庆,与祖国同庆”。
黄国庆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自1996年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东平林场工作,之后转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工作,而这一干就是二十三年。每逢节假日便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别人放假游玩,而他却还要坚守岗位,做好食品配送工作,保障游客的需求。
“因为从事的工作是旅游业,所以这些年我的生日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每次节假日都是自己最忙的时候,无法陪伴家人,他们不仅没有埋怨还很支持我,其实对他们还是惭愧的。”黄国庆如是说。
黄国庆在园区经营部工作,他主要负责园区各景点的食品配送工作,虽然简单,却也任重,在配送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食品安全,及时到达各个景点完成配送工作,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假期每天的配送量是平时的几倍。对黄国庆而言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安心便是自己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黄国庆十分感慨:“1996年刚上班那会,每天从家里出发乘坐公交车上班,经过转车到单位需要1个多小时,后来骑自行车上班,再后来家里买了电瓶车就开电瓶车上班,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买了汽车就开车上班。”黄国庆说,不仅是自己的条件好了,这些年公园的条件也好了,从一开始占地1千多亩到如今占地4千多亩,从原来两三百个停车位到如今三千多个停车位。特别是从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后,这些年公园的年游客量从之前的十几二十万到现在的四五十万,“2021年中国花博会花落崇明,我们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培训,无论是林业、礼仪、应急管理,我们都将做到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让每一位游客满意”。
□ 记者 陈柳华
杨国庆:全国人民跟我一起庆祝生日
“我叫杨国庆,10月1日生,今年60岁了。”刚见面,杨国庆便和记者攀谈了起来。说起自己的名字,杨国庆说,除了时间上的巧合,这个名字里更饱含了父辈对国家的深情,对子女的期许。家里还有2个妹妹和1个弟弟,他们的名字里也都带“国”字。
杨国庆回忆道,“小时候,父母都很忙碌。作为家中孩子的老大,自己除了照顾好弟弟和妹妹,还主动分担家务活,那时经常自己独自排队买菜、生火做饭、洗碗刷锅……”杨国庆感慨地说,以前家里生活条件一般,也从来不过生日。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冰箱、电视等电器都有了,工资也涨上去了,一家子吃得好,人的思想也逐渐改变了,新潮起了过生日。”杨国庆说,现在生日还会上饭店吃饭,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生日的快乐。
杨国庆有个儿子,也已经结婚了,目前在上海市区工作。每个周末,儿子和儿媳都会带着孙子回家看老两口。今年让杨国庆高兴的是,儿子和儿媳还早早给自己准备了本命年礼物,红色袜子和红色内衣。“儿子长大了,也非常孝敬我们父母。”
目前,杨国庆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因为年纪大了,他退下了水电工岗位,现在主要负责登记、接待等工作。再过几天,杨国庆就要退休了,但他有点舍不得。“退休后,我还是会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有需要的邻里,解决他们生活中突发性的用电、用水方面等难题。”
说起这一生都与国庆节分不开,杨国庆嘴角扬起一丝微笑。“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全国人民都在跟我一起庆祝生日。”采访最后,杨国庆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一家子能健康幸福快乐。
□ 记者 石思嫣
方建国:这个名字赋予我责任感
说起自己的名字,方建国很有感触。
1958年出生的方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父亲曾是一名会计,读过些书,颇有远见。刚出生那会,方父就决定给孩子取名叫“建国”。“我父亲经历过苦难的旧社会,对新中国怀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起‘建国’这个名字,是要表达他的一种爱国情怀。”方建国回忆说。
方建国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一弟一妹,方父分别取名“建强”“建美”,三兄妹的名字取“把祖国建设成强大而美丽的国家”的寓意。
怀揣着父亲美好的期许,方建国开始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下乡放电影、生产洗衣机、搬运检修煤气安全……虽然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方建国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从未出过差错。
也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和方建国的这份认真,妻子顾亚娟才和他走到了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顾亚娟经媒人介绍认识了方建国。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顾亚娟觉得个性腼腆的方建国有些“不懂情趣”,正犹豫着是否要拒绝他。哪知这时,方建国却很认真地告诉顾亚娟,说:“我叫建国,就是要建设国家的意思,你放心吧,我会对你好的,一个要建设国家的人,肯定是要对妇女同志照顾体贴的。”联想到方建国平时对她的照顾,顾亚娟想了想,当场就点头了。
“他一向不怎么会说话,但这些话让我很感动,也感到安心和踏实。”顾亚娟说。如今,夫妇二人已经相伴走过了三十多年,彼此间从未有过争吵,很是恩爱,而方建国也始终“履行承诺”,对妻子照护有加。
名字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与一个人的内在息息相关,在方建国看来,“建国”这个名字在潜意识中会有种责任感和约束力,时刻要求着他认真做人做事。
□ 记者 姚红梅
施建国:学习不止,建设美丽祖国
施建国的名字是父亲施汉斌取的。“父亲现年88岁,在15岁时便离开家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报务员。参加革命的光荣岁月让他对祖国更加爱得深沉。”施建国说,“出生于1961年10月29日,正是新中国的建设时期,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我父亲平时为人低调,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表达情感十分朴实。”在施建国看来,建国这个名字是父亲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真情流露,更是对自己的厚望,他是寄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
施建国也的确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1978年,施建国考取上海机床电器厂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第三开关厂工作,先后担任装配车间的统计员、助理工程师等职位。
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充实自己,先后获得过多种技能证书及财会和工程技术职称。日常生活中,他爱好电气维修、电脑制作。在2016年,他以56岁的年龄获得上海开放大学的高等教育文凭,目前在一家企业中做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建设祖国需要过硬的知识和技术,施建国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施建国动情地表示:70年的岁月承载了太多太多,在这时代浪潮里,中华民族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稳步前行,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 记者 施昊豪
顾国庆:我叫国庆,我女儿国庆节出生
顾国庆1977年9月25日出生于崇明城桥镇侯南村,是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如今是中国石化宝湾加油站的一名加油工。
虽然顾国庆并不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的,但是他的奶奶不假思索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我爸爸这辈是‘德’字辈,到我这辈就是‘国’字辈了。”顾国庆说,他的奶奶是朴实的崇明农村妇女,爷爷当时在市区当厨师。
顾国庆小时候,常常去市区看望爷爷,他记得凌晨3点天还没亮,爷爷就起来开始配菜了。“爷爷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工作,从来不贪小便宜。他是我的榜样。”顾国庆说,长辈朴实勤劳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他。
顾国庆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为了在城市站稳脚跟,他在每个岗位上矜矜业业,坚持微笑服务。他当过司机,也当过餐馆的服务员,还做过采购员,虽然因为单位效益问题,换了不少行业,但因为他踏实肯干,和几任老板都成了朋友。
最令顾国庆得意的要数这件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相亲对象听说他叫国庆,就愿意见面,因为那时候蔡国庆很有名,是女孩子的偶像。就这样,顾国庆认识了他的妻子。
2001年1月1日,顾国庆成家了。同年的10月1日,他的女儿出生了。“你说巧不巧,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整个产房里的人都说,她的爸爸叫国庆。”他笑着对记者说,“别人听说我叫国庆,一般都会问我是不是国庆节出生的,以前我都要解释一番。现在我索性说,我女儿是国庆节出生的。”
顾国庆从小就爱看报看新闻,现在,他一直关注着《崇明报》和“上海崇明”的微信号,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这次看到“上海崇明”公众号征集叫国庆的人,马上就投稿了。“崇明发展越来越好了,未来,有机会我想回到家乡崇明工作。”顾国庆说。
□ 记者 郭杨如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