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文/小鱼

  “各级要选配好‘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提出的又一具体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对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深有感触。

  “群雁高飞头雁领”、“火车跑得快,全靠头儿带”,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充分说明“领头雁”和“火车头”在农村地区具有积极引领作用。

  我国还有不少地区的农民,由于受文化程度偏低、信息相对闭塞等影响,眼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发达地区的农村,或是落后地区的农村,都需要有见识、有魄力、有担当的“领头雁”站出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作为上海的大花园崇明,虽然与其他地区农村相比,不存在扶贫的问题,但作为上海最大的农业区,拥有近40万左右的农民,如今世界级生态岛的宏伟目标已经确立,要完成这样一幅宏伟蓝图,需要一批有见识、有魄力、有担当的“领头雁”,更需要建立一支能够长期扎根基层,带领广大农民一起奔小康的“工作队”。

  如何打造这样一支工作队?笔者以为,一是要把心甘情愿扎根基层、对百姓充满感情的“领头雁”充实到“工作队”中去。选拔基层工作者,需要学历与学识,但更需要对基层工作充满热情,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瀛东村老支书陆文忠,就是抱着让瀛东村村民过上好日子这一朴素愿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带领一批“东滩蛮子”开垦荒滩,建设家园。经过多年努力,使瀛东村成了崇明“第一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基层干部,尤其是村两委班子干部,要成为百姓的“领头人”,不能靠喊破嗓子,更重要的是做出样子。

  二是要建立“干得好就能上得来”的公平竞争机制。现代繁华都市,是人才的集聚地,但像崇明这样的农村地区,每年崇明籍大学生返乡的比例并不高。打造一支长期扎根基层的工作队,特别需要年轻人加盟。而目前崇明的农村,村“两委”班子老龄化现象依然存在。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归?必须建立一套“干得好就能上得来”的晋升机制,让更多年轻人在广袤农村施展才华,优先提拔这个舞台上的优秀者,使农村基层成为干部成长最温馨的摇篮。

  工业化初期,我们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战略,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而在此过程如何吸引人才回流,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是农村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有力支撑,建立公平机制,让更多回归农村的人,实现自身发展,带领农民奔赴小康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人物
   第05版:生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公告
   第08版:绿岛
千万里一起爱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临危不惧勇救落水儿童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育婴技能大比武 社区居民展技艺
崇明报要闻02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2017-03-01 2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