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党那一天
  □郁企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就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在党的生日之际,我回忆起“入党那一天”,它印在我的脑海里,好像昨天发生一样。1942年,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四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我在父亲、姐姐的照料下长大成人。我在学校读了六年书,高小毕业踏入社会工作。1958年,16岁的我参加青年突击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团支部的培养和关怀下,我于1958年11月20日正式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自从入团那一天起,我自觉遵守团的章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团结团员青年,争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多做贡献。

  从那一天起,我真正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组织上不断培养我、考验我,先后让我担任了大队的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治保主任等职务,我挑起身上的担子,逐步成长。这也是党对我的信任和关怀,不久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由老书记和副大队长担任入党介绍人。1960年8月31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年考察期满后,我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那时我只有19岁,记得入党宣誓那一天,在一间简易的小会议室里,中央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点着一盏煤油船灯,自己举起右手,紧握拳头,跟着宣誓人一字一句地念着庄严的誓词。

  从入党那一天起,我认识到,做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党性是什么?党性就是我们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主义,就是我们的信仰,必须永葆党性党风之纯,固守纪律规矩之严,发挥党员本身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即使在饿肚子的时候,也不会多吃多占集体的一根芦穄、一两蘑菇。

  从入党那一天起,就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记得在1963年八月初三那天,公社党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我带领一批年轻党员快速到北海垦区抢险,那一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在公社党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垦区大堤,冒着凶猛的浪潮,双脚浸在水里,挖土、打桩、填草包,为了堵上堤岸的缺口,我们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整整奋斗了一个晚上,确保了一方百姓的安全。

  1966年3月份,我被调往公社企业工作,遵照毛主席5.7指示方针,在有条件的地方办些小工厂,芦苇棚底下闹革命,为农村解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就这样我们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勤俭办厂,办起了手套厂、针织厂、玻璃厂,并改造了建筑运输站。我担任了厂里的支部书记、厂长整整有33个年头。1999年我退休回家,担任村里的党小组长,带领党员过好组织生活,参加各项组织活动,并协助村里文艺队为新农村建设宣传方针路线政策,发挥自身的余热。

  我今年已经75岁了,党龄55年,担任农村基层干部42年,回顾过去的历程,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做了一点工作,做出了一点贡献,但比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了祖国的大地,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硝烟战火中成千上万光荣牺牲的英烈,我只做了一些普通的工作。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向党保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的祖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息。(作者为建设镇虹桥村党支部第四党小组组长,党龄55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悦读
   第05版:生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绿岛
坚定理想信念 在逆境中经受考验
入党那一天
夙愿
青春岁月 与党同行
崇明报专版07入党那一天 2016-08-17 2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