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洛阳,显得格外干净明亮。和好天气一样的,还有崔占红的好心情。5月29日,她接到崇明寻亲团洛阳负责人贺正军的电话,经过DNA比对,证实她就是崇明三星镇施家当年送走的小女儿,这个消息让她兴奋不已。贺正军和她相约,5月30日上午8:30分在洛阳华阳广场大酒店,亲手将鉴定报告交给她。
崔占红短发、中等身材,当天一件白色T恤,显得她十分年轻。虽然提前一天就知道了结果,但当那张鉴定书放在崔占红面前时,她的眼眶还是红了。
“根据上述DNA遗传标记分型结果,支持XQ2568-1号检材料所属个体是XQ2581-1号检材所属个体的生物学父亲”。鉴定书上的这句话意味着崔占红找到了亲生父母。“苦苦等了40多年,就是在等这个结果。”崔占红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放声大哭起来。
时间倒回到45年前。1970年10月,在河南洛阳工作的朱爱芳为不会生育的妹妹领养了一名女婴,这名女婴就是崔占红。“抱过来时非常瘦,也没什么特征,脖子上挂了个牌,上面有出生年月日。”朱爱芳告诉记者。
虽非亲身,但崔占红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为了不让养父母伤心,懂事的崔占红也从来不主动打听自己的身世。直到最近两年,养父母相继过世,她才有了寻亲的念头,“自己升级做了母亲之后,我就知道,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一个母亲会将自己的儿女遗弃,我并不责怪亲生父母,只是想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崔占红含着泪告诉记者。
今年“五一”期间,她跟随寻亲团专程赶到了崇明,没想到一下子就碰上了一对姓施的老夫妇和几位兄弟姐妹,双方都觉得很像一家人,于是马上一起去做了DNA鉴定。
在等待DNA鉴定结果的近一个月里,双方一直保持着联系,就和亲人没两样。崔占红的老公还一直提醒她“还没有结果就一直哥啊、妹啊地叫,万一不是该怎么办。“但是我有一种直觉,我们就是亲人,因为我们长得太像了”。
结果证明,他们就是一家人。但崔占红和她的上海亲人万万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
崔占红找到亲人的好消息,也让寻亲团里的“崇明弃儿”开心得不得了,他们也都陆续赶来道贺。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有一位孤儿的长相和崔占红十分相似。同样的发型、同样的面容,甚至还不约而同地穿了白色的衣服,这位匆匆赶来的中年女子和崔占红一见面,两人就抱头痛哭起来。惹得周围的人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像,实在太像了,无论从五官还是体型特征都特别像”。
原来,崔占红回崇明寻亲的时候得知,当年施家送出去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也就是说,崔占红还应该有一位姐姐或者妹妹失散在外。回到洛阳之后,她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崇明寻亲团洛阳负责人贺正军。贺正军从寻亲网站上搜索到,有一位与崔占红长相十分相似的中年女子张素芳,当年她从崇明被送到了河南洛阳汝州的一户人家。
45年,天各一方的两姐妹,从不知晓对方的存在,但从看到彼此的那一刹那,似乎就已经认定了对方是自己的亲人。
“这是崇明的三个哥,一个姐,这个是哥,这个是我,这个是老妈。哥哥说妈妈当年大出血,上面还有四个孩子,确实养活不了,才送出去的。”崔占红一边哭着,一边向张素芳解释。“那为什么后面的45年里,一直都没有人来找?”“他们也一直在找,就是找不着”。姐妹俩的对话,让在场的人纷纷落泪,“崔占红太幸运了,这真是天大的缘分啊!”
崔占红告诉张素芳,DNA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崇明的哥哥姐姐们都很激动,即将专程赶来洛阳看她,她想邀请张素芳和她一起去和哥哥姐姐们相认。听到这里,张素芳显得有点犹豫。原来,当年抱养张素芳后,养父母又生下了一个妹妹,因为赶上了计划生育,养母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了人,留下了张素芳。“我怕一找,对我的养父养母,打击都太大。”
得知张素芳的顾虑,周围的人都劝她碰个面。“毕竟能找到就是缘分,应当要珍惜。”在众人的鼓励下,张素芳暂且答应了崔占红的请求。张素芳究竟会不会如约?
崇明亲人赴洛阳
上屯村里终团聚
根据计划,崔占红崇明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将会在5月31日乘坐飞机来到洛阳。当日8时,记者来到洛阳北郊机场时发现,上午张素芳并没有出现。闸机口只有崔占红一人在焦急地等待。崔占红说,昨天很晚,她才接到张素芳的电话,对方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她的请求。“虽然我很急迫地想找回这个亲人,但我会尊重她的意愿,再给她一点时间考虑。”
“大哥、大姐,我在这里。”早上9点,来自上海的飞机准时落地,崔占红的大哥和大姐率先走出了闸机口,“女儿,快叫姨妈。”已经满眼是泪的崔占红,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女儿叫人。
在闪光灯和众人的注目之下,兄妹五人紧紧相拥。面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小妹,施明兄妹十分怜惜。一路上,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提起张素芳,大哥大姐们也都表示理解她的决定。
意外惊喜突降临
双生姐妹来相认
崔占红一家住在离洛阳市区30公里外的孟津镇上屯村。在这个人口不多的村子里,崔占红千里寻亲的故事早就传开了。施明几兄妹的到来让整个村子热闹了起来。“这是我哥、这是我姐。”崔占红忙着向邻居们介绍自己的家人,高兴得像个孩子。
一个四合院,几间干净简单的小屋,这就是崔占红的家。血浓于水,第一次登门的哥哥姐姐并不感到拘束,三哥还用手机拍下了四周的环境,准备带回去给崇明的父母看看。“我们一早就约定,如果这个真是我们的小妹,我们一定要到她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大哥施明说。
为了欢迎这个失散已久的小妹妹归队,兄妹几个还精心为她挑选了礼物,一条镶有钻石的项链。“钻石象征着永久,希望我们兄妹几个永远不分开。”分离了整整45载,兄弟姐妹们终于吃上了一顿团圆饭。
记者手记:
首次寻亲就成功的崔占红是幸运的,但对于庞大的崇明寻亲团来说,这样的例子还太少。大部分寻亲者经历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寻找,至今无果。但他们依然在坚持,为的就是这份久违的亲情。
崇明寻亲团洛阳地区负责人贺正军告诉记者,崇明寻亲团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目前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已为上海寻亲团建立了专门的DNA库,对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鉴定服务。如果有崇明家庭希望寻找50至70年代失散的亲人,可与贺正军联系(13949289968),或者到上海儿童福利院查询档案。 □ 记者 朱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