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迁居民顾俊花的幸福经
  □记者  杜烨

  顾俊花,80后,2009年从陈家镇铁塔村搬进裕鸿佳苑,现在是居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聊起自己近几年的生活状态,顾俊花毫不犹豫地蹦出两个字:“幸福!”

  通隧桥了,幸福指数高了

  采访当天,顾俊花穿了一件特别漂亮的外套,面对同事的称赞,她乐滋滋地说:“这是上周末和好友一起去市区逛街时买的,不错吧。”

  顾俊花告诉记者,隧桥未通之前,去市区逛街这种事自己压根儿没想过,从陈家镇去上海必须先从村里骑车20分钟到镇上,然后乘坐堡陈专线公交车赶往堡镇码头,这样才能坐上去市区的船,抵达市区至少需要花费半天时间,还没来得及逛上一圈,又得急匆匆往回赶了……“这下好了,隧桥通了,去市区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就跟去南门一样方便。”

  “可不是,以前居民有疑难杂症都‘害怕’去上海,现在去长海医院等看专家门诊煞是方便。”一旁的裕鸿佳苑居委会负责人俞生泉接上话茬,“隧桥通了以后,咱们陈家镇居民的幸福指数着实高了。”

  变居民了,日子更舒心了

  “幸福就是能去上海逛街?”记者的打趣让顾俊花禁不住哈哈大笑:“当然不是。”搬进裕鸿佳苑后,顾俊花从农民变身居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洗脚离田后,顾俊花成了裕鸿佳苑的一名就业援助员,由于工作出色,如今她已成为居委会的正式一员。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顾俊花特别知足:“上班就在家门口,几分钟就能到单位,孩子、家庭都能照顾到。居民中很多都是以前的街坊邻居,相处起来非常融洽,能为大家服务我也觉得很开心。”

  前年贤达学院入驻陈家镇,顾俊花的老公樊海滨凭借实力谋得了一个职位,并一路从普通员工升职为管理人员,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小俩口的生活是越过越舒心,越过越红火了。

  (下转3版)  (上接1版)

  住小区了,生活更惬意了

  住进裕鸿佳苑,顾俊花和家人的生活也愈发惬意。“女儿在小区附近的裕安小学上学,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小区周边菜场、医院、商铺、超市、公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开门七件事”。

  “爸妈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顾俊花的父母均已到了退休年龄,两人每月都有近千元的养老金,两位老人笑呵呵地表示:“还真花不掉。”闲暇时间,顾爸爸和顾妈妈喜欢在租借的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弄花木盆景,住进裕鸿佳苑后,顾爸爸还学会了上网冲浪,活出了年轻姿态。

  “小区里,每天晚上都有居民跳舞、打太极、健身,吃完晚饭,我喜欢和女儿出门兜上一圈,幸福是什么,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顾俊花又一次甜甜地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农业
   第08版:绿岛
动迁居民顾俊花的幸福经
二O一二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圆满落幕
全民参与共建生态文化岛
2012中国·崇明老毛蟹节暨开捕仪式举行
《崇明报》“强转上”取得阶段性成效
报头
72小时崇明气象预报
崇明报一版要闻01动迁居民顾俊花的幸福经 2012-11-07 2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