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汤茵旒
本报讯 当下,山楂、柿子、板栗、螃蟹、柑橘等美食大量上市,正是安排秋补的好时节,不过,食物搭配不当,可能造成营养过剩或因食性相克而损害健康。那么市民该如何正确选择,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中医内科的医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比如,大家熟知的螃蟹和柿子,两者混吃容易造成呕吐腹泻。中医内科医生薛漪倩介绍,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中的鞣酸相结合,容易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同时鞣酸还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
秋冬时节,板栗、山楂也是市民爱吃的美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山楂和栗子这对秋冬搭档可能也会加重胃肠负担。薛漪倩表示,除了柿子,山楂中的鞣酸含量也不少,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并且与果胶、淀粉、膳食纤维等粘合,形成螯合物,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而栗子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可能会形成胃石。胃石小似“枣子”,大至“鹅蛋”,症状轻则腹痛,重则呕吐、便血,进而影响正常饮食。
薛漪倩提醒,在日常食用时,富含鞣酸的食物不建议搭配酸性水果,如橘子、猕猴桃等,不建议搭配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肉类等。此外,山楂、柿子、黑枣等食物不宜过量。
秋冬季节,市民该如何选择食物呢?薛漪倩表示,秋季五行属金,五脏属肺,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干咳等不适症状,故秋冬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市民可以适当摄入梨、百合、银耳等,以达到养肺滋阴润燥的功效。同时秋冬天气转凉,多发胃肠道疾病,日常饮食应减少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摄入,可以适当摄入山药、莲藕、菱角等食物以益胃生津,市民还可以搭配一些薏米、芡实、冬瓜等祛湿利水的食材,做成健脾护胃的养生粥,来帮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