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之书》简介
某天,杂志编辑部突然收到一封匿名投稿。
信封上只有收件人,快递单号显示为未揽件。
投稿的内容为一篇莫名其妙的推理小说。
刊登之后,第二周、第三周,匿名作家继续卡着时间点投稿。
编辑张悠悠为了破解小说中的谜团,展开调查。
五个短篇连作集,最后串联成一个完整的长篇推理。
在故事之外,张悠悠与匿名作家斗智斗勇。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民间艺术家,我和本书作者其实八竿子打不着。
但我们有三个共同特点,我们都热爱上海,热爱幽默,热爱写作。
其实我也写过不少爆文的,你们知道吗?
不知道的可以开除地球户籍了。
正经说,据说这本书是责编第二次,通宵达旦花了两天时间改完的稿子。
可以说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就像文中的侦探所说:“生活毕竟是由空气、水和意外组成。” 所以我意外地接了这个代序的活。
在众多小说门类里,推理小说是我最偏爱的类型,强烈的“参与感”带来的阅读体验令人着迷,我手中撸撸姐的《春日之书》就是这样一本小说。
撸撸姐是著名的本土幽默推理作家,既会搞笑,又有一笔入魂的正统推理。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五个短篇连作,由匿名作家投稿给杂志社。
第二部分是杂志社编辑与匿名作家斗智斗勇,通过蛛丝马迹找真相。
光看五个短篇,也已经足够精彩。
所以在这里敲一下黑板,注意了。
本书有两种阅读方法。
一、只看“信纸模样”的页码(因为这些故事太吊人胃口),然后再看完整版。
二、从头看到尾。(这句似乎是废话?)
整本书由撸撸姐擅长的“突然推理”与“幽默”结合,当然有其他写作手法,便不在此剧透了。
另外,我们可以跟随书中杂志编辑的脚步,在文字里逛一逛武康路、陕西南路、进贤路、愚园路,扑面一股浓郁的上海精致气息我仿佛已经可以闻到小巷子里咖啡的香气,以及金秋的桂花香。
关于写作,撸撸姐也有自己的想法,在此摘录一段,与曾经写过,或是将来想写的人们共勉。
写作就是要做真实的自己,把自己的一部分作为文章的灵魂,其他内容就是力所能及的开心,是没有目地的表达。
余不一一。
《春日之书》节选
想成为侦探。
我不记得具体是几岁的时候诞生了这个想法,但自从这个想法出现以来,就没有改变过。小学的时候老师问“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啊?”,我记得当时班里一半的同学都说想成为科学家,剩下的就是老师、宇航员、老板,唯独我说,想成为侦探。
老师很惊讶,问我,你知道侦探是做什么的吗?
我答不上来。同学们在旁边笑。我很纳闷,如果老师问他们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他们也答不上来吧。
就是因为不知道,不了解,感到好奇,才可能有趣,才想去做啊。
不知道是不是在较劲,想成为侦探这个想法之后就没有改变过了,之前我可能只是在动画片里看到过侦探的神气,给幼小的我留下了一定印象,但在此之后,我会刻意去了解侦探的一切。我从图书馆借书,把买零食的钱都存下来买侦探小说,长大后打工有了收入,便把书店里所有疑似侦探小说的书都收入囊中。
让我感到绝望的是,我越来越认识到“侦探”只是一个只出现在小说中的职业,现实中只有“事务所”,他们和小说里的侦探一样神秘,但据说调查的都是婚外情,或者找寻丢失的宠物这种日常之谜。
不管怎么说,这些隐匿在闹市中的“事务所”已经是最接近于侦探的职业,与其在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当小职员,不如让从小的梦想变得稍微现实一点。
我租的房子在宜山路上,这算是一条大路,附近没有多少商店,早晚人流很拥挤,都是去旁边的科技园区或者办公楼上班的。我已经在附近面试了好几家公司,大多数是新兴产业,急着用人,但出于某些原因,面试官总会婉拒我。
一家电商app的面试官跟我说“我们这里很忙的,一周上七天。”我说没问题。她又说每天要忙到半夜,我说我能接受。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她不能接受我这么忙,太辛苦了。离开这家公司之后我还是没想通她的逻辑漏洞在哪里。还有一家做金融的公司,问了一下我的名字就说下周一直接来上班吧,可周一早上我过去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已经倒闭了。对了,还有一家做游戏开发的,那天我表现特别好,所有的问题都对答如流,最后面试官问了我的星座,然后遗憾地表示这家公司不招我这个星座的。
类似这样的面试太多了,我一天天地浪费时间,在希望和失落之间徘徊。有一天,我从一家面试的公司出来时正值中午,感到肚子有点饿,于是拐进古美路上想找一家面馆,在发现面馆之前,我看到了一幢破旧的大楼,原本灰色的墙体表面已经开始剥落,近四十度的阳光正直直地照在它露出的黑色伤口上,大楼的门关着,无人进出,不确定这幢大楼正在使用还是已经报废。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三楼窗户上贴的字,上面写着:事务所。
没有名字,就是很简单的“事务所”三个字,下方是手机号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说明。我的心里仿佛有一根弦被拨动,我拿起手机,对着贴字的窗户拍了张照,然后离开了古美路,一路上我一直陷入恍惚的情绪当中,胡思乱想了很多,快到家的时候才发现午饭没吃,但我一点都不觉得饿了。
下午我就拨通了那个号码。
对方接电话的速度很快,我还没有准备好要说的话,话筒里就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隔着手机我好像都能闻到里面飘出来的香烟味。
“哪位?”
“啊……你好,我……”我组织了一下语言,“你们是事务所吗?”
“什么事?”
这个男人似乎只会用问题回答问题,不过既然这么问应该就是默认了吧。
“我想问一下,你们事务所主要做哪方面工作?”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说:“侦探。”
我紧紧抓住手机。
“请问……你们还需要招人吗?”
“你想当侦探?”
“是,是。”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坚定的态度,只好连着说了两个“是”,说完又后悔,这个反应实在太愚蠢了。果然,我似乎听到话筒里传来一声嗤笑,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我不太确定,不过他接下来说的话我听得很清楚。
“不招。”
说完电话就被挂了。
我盯着手机屏幕,它告诉我这次的通话时长还不足一分钟,不过我并没有感到沮丧,反而有点兴奋。我被拒绝的次数太多了,这并不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影响,而从那个男人口中说出的“侦探”二字,让我感到终于找到了知音,同时找到了活到现在的目标和理由。
第二天,我从衣柜里找出唯一一套西装,洗了澡洗了头,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到古美路,走进事务所,去到那个男人面前,亲口告诉他,我想当侦探。哪怕不发工资我都能接受,这样总不会被拒绝了吧。
不,多少还是发一点吧,不然侦探一上来就饿死了。
那幢破旧的大楼内部比我想象中要干净,看来还是有物业和清洁工人的,我没有看到电梯在哪里,还好只是三楼,我顺着楼梯很快就走了上去。楼梯设置在楼层的尽头,走出楼梯看到的第一扇门是洗手间,然后是一条走廊,走廊两边像酒店一样排列着一扇扇门。我挨个走过,有些门口挂着公司的名字,有些空置着,在循着事务所窗户的方位,走到对应的那扇门前,发现门上什么都没有。
观察力和记忆力是侦探的基本素质,我敢肯定事务所就在这扇门的后面。不过它看着实在是不像里面有人的样子,昨天我打的电话是手机号,也就是说那个男人可能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其他办公地点接的电话,这里也许是以前的办公室,甚至可能单纯是借用了一扇没人用的窗户打广告拉生意的。
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再想这些也已经没用了。
我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又敲了几下,还是什么没人应,可就在我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从里面传来了声音。
“请进。”
是昨天接电话的男人的声音。
我拧了下门把手,顺利地转动了,我推开门,闻到一股浓烈的烟味。房间的灯光本来就昏暗,再加上不开门窗,烟都散不出去。在烟雾中,我看到一张办公桌,一个男人坐在办公桌后面,他的背后是窗户,就是贴有“事务所”三个字的那扇窗户,由于背光,男人的模样我看不清楚。
我朝他走进,总算看到了男人的长相,比我想象中更加其貌不扬,理着平头,没有任何值得描述之处的五官,穿着一件polo衫,办公桌上有好几个烟灰缸和充当烟灰缸的一次性水杯,都塞满了烟头。我想,这么平平无奇的形象也许才适合做一名当代侦探吧。
在我观察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我,从他的眼神中可以发现,显然他是对我充满好奇的,不过他什么都没有问,先是示意我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来,然后慢悠悠点了一根烟,一边抽一边看着我,等我先开口。
“您好,我昨天给您打过电话。”
我看到他皱了下眉头。
“什么事?”
“我希望能加入这家事务所,我想当侦探。”在他开口之前,我补充道,“您只要给我最低工资就行了,多一个帮手总是好的。”
可能是最低工资这点让他犹豫了,这次他没有直接拒绝我。
“为什么?”
“这是我的梦想。”
男人从鼻子里哼了一下,随即又哼了好几下,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知道侦探是做什么的吗?”
他的口吻和当年的老师一模一样,不过现在的我已经不会感到困扰了。
“解决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
男人扬了扬眉毛,把还剩下一半的烟摁灭在一个相对还有空间的杯子里。
“简历。”
我从包里拿出简历递给他,他看都没看,直接放在办公桌上。
“回去吧。”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递完简历之后是这么直接的回复。
“我真的很想当侦探,您可以先试用我,不好再辞退我也行,试用期不用给我工资……”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回去,等通知。我没说不要你。”男人看我的表情变得欣喜,又说道,“也没说要你。”
“那……您什么时候能回复我?”
男人深呼吸了一口,问我:“现在几点?”
我赶紧掏出手机。“快十点半了。”
“哦,这么晚了,我要吃饭了,你走吧。”原来并不是在跟我确认回复时间。
我站起身,依依不舍地问:“您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或者随便给我一点建议。”
男人不耐烦地挥挥手,看来是不想再跟我多说话了。“那我走了,等您消息,我的联系方式在简历上都有。”我向他告辞,走到门口时,男人突然在我背后说了句:“对了,想当侦探,以后别穿得这么正式。这不是什么风光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