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兵,首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十大青春奋斗者”之一,“就业路上的摆渡人”。他坚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和同事们一起在实践中归纳总结提炼出“五心四零”工作法,三年来共帮助本区285名求职者实现高质量就业。他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为了满足流动人员查询档案的实际需求,牵头开发了崇明区流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流转留痕、查阅方便快捷,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
杜松兵立足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局,一心一意促就业,全心全意为群众,坚守就业服务岗位15年,现任崇明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的他,每时每刻心里都装着求职者,做他们就业路上的摆渡人。他积极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优化崇明的营商环境添砖加瓦。他说,“崇明的就业环境相比市区存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多担一份心,努力让每一位求职者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
平时,杜松兵与求职者交谈时发现,有不少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因而导致就业积极性不高。“一部分长期失业青年宁可天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对此,杜松兵与部门工作人员一同深入开展了“职场体验”“就业见习”等活动,努力帮助求职困难者消除就业障碍。
“一些求职者即使为其介绍了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但仍不愿上岗,很大原因是怕自己不能胜任,因而出现抵触情绪。”杜松兵说,“通过‘职场体验’,很多求职者在真实的就业环境中,深刻了解了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自身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进而建立起积极的就业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职场体验’中,更能通过观察求职者的操作技能,形成更加全面的评估。在‘职场体验’过程中,一批求职困难者,直接与用人单位形成就业意向,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信息不及时”也是形成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杜松兵认为,及时、有效地传递就业信息,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是有利的。随着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全区就业信息发布更趋多元,除了举办不同规模的招聘会,通过网站、微信等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也为广大求职者顺利就业提供了便利。“对于技能不熟练或是与任职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政府部门还会帮助求职者进行培训或是联系带教师傅,让求职者扎实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在千方百计帮助求职者的同时,杜松兵还坚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和同事们一起在实践中归纳总结提炼出“五心四零”工作法,每时每刻服务好每一位求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