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浆管理技术
8月份水浆管理要“先控后足”。8月上旬控肥控水刻不容缓,通过控肥控水促使过多的无效分蘖尽早消亡,保障有效茎蘖受光充足、形成壮秆大穗。
“秋前不搁稻,秋后要懊恼!”狠抓“立秋”前搁田刻不容缓。搁田程度要因苗、因田而异,苗数超过穗数2倍(如撒播稻每方尺茎蘖数超过80苗)的田块要搁得久,搁得重,使过多的无效分蘖尽快消亡;苗数较适宜的稻田要由轻至重,逐步搁成,到7月底搁到“田间不陷脚,田边开细坼,土面露白根,稻叶坚挺拔”。茎蘖数偏少的插秧稻或晚茬稻要轻搁田,即发现土面板结时立即灌一潮浅水再搁田。
孕穗期要“足水养胎”。8月下半月是单季晚稻需水需肥高峰期,要勤灌浅水,“田脚烂”的稻田采取“潮潮清”方法灌水。单季晚稻在8月下旬孕穗期到9月上半月抽穗开花期对35℃以上高温敏感,花粉会受到伤害,那时如果气温在35℃以上就要采取“上午灌深水、傍晚排除水”的方法以水降温,减轻热害。
因苗施用穗肥,氮磷钾平衡促进
在前阶段控肥控水、8月上旬叶色呈现“拔节黄”现象的前提下,为提高增粒增重效果,根据叶色早褪早施、迟褪迟施,苗数多的少施、苗数少的多施的原则,应氮磷钾平衡促进,施用复混肥。7月份控肥控水、田已经搁硬、亩苗数已经下降到30万以下的稻田,应在8月初早施促花肥,亩施复混肥20公斤加尿素7~10公斤左右,8月15日前后再看苗施用保花肥。
7月中旬施过保蘖肥的机插稻或苗数适中的直播稻一般在“立秋”后施用穗肥,亩施复混肥20公斤加尿素5公斤左右;苗数过多的直播稻应继续控水控肥,使过多的无效分蘖尽快消亡,到8月15日前后,亩施复混肥15~20公斤。
病虫害防治施药技术要点
8月份是纹枯病、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容易加重的阶段,要听从农技部门的安排及时用药防治,不能少施药。病害以预防为主,如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一旦发病,用药治疗效果较差,首先杀灭传毒的媒介灰飞虱,才能有效防病;又如抽穗期发病的稻曲病、穗瘟病等要在抽穗前3~7天预先施用“破口药”,才能有效防病;防治虫害,要按照农业植保部门对害虫生育进程的测报,一般在卵孵化到幼虫二龄高峰期施药,防治效果好。8月份水稻叶片增大,药剂加水量要足。一般一亩田的多种药剂要加水50公斤,用机动喷洒机器喷药,确保足够的药水量。时值高温多阵雨季节则要在早晨喷药,喷药后4小时如遇大雨须立即补施,以确保防效。喷药时田间要有3~5厘米水层,用药后保水3~5天。
□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