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为购买树苗,向小李借款五千元钱,借款到期后小王仍未归还借款。即使在法院判决小王归还借款后,小王也熟视无睹。小李无奈之下,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法院根据小李提供的线索对小王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促使小王认识错误,及时归还借款,并承担了逾期罚息和执行费。
法理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执行一般需要强制执行申请书、执行依据法律文书、申请执行人身份证明材料、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材料。其中,强制执行申请书主要包括申请人信息、被执行人信息、执行依据、申请执行事项等内容,由申请执行人按照法定格式填写完整,并在申请书落款处签名或按手印,并注明申请日期。还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送达地址确认书。
需要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执行到位的机率,申请人在申请执行中,应当向法院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主要包括被执行人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银行账户、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线索。提供的线索越详细,对执行的帮助越大。
法官提示
当事人在胜诉后,要妥善保管判决书、调解书等材料,以备未来申请执行时提供。如果不慎遗失,可以携带身份证,到法院档案室调取相关判决文书。同时,提交执行申请后,并非一劳永逸,应当积极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下落、财产等线索,确保自己的胜诉权利及时得到兑现。日常经济来往中,交易双方都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收集必要信息,避免产生纠纷后的被动。
□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