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西瓜皮之类的湿垃圾多了,要抓紧处理。”清晨6点,中兴镇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已忙碌起来,工作人员朱胜帮和同事们开始处理全镇运输过来的湿垃圾。他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关键两步,一是“源头”要做好,二是“末端”要处理好。那么,中兴镇是如何把好“源头”和“末端”这两关的呢?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中兴镇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位于该镇中兴村区域内,占地面积约4.5亩,承担全镇的湿垃圾处理工作。每运来一桶垃圾,首先得登记。北兴村“数量14,分类情况好”,农贸市场“数量22,分类情况好。”每天,工作人员都会详细记录垃圾分类情况,确保有迹可循。
处理湿垃圾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尾料。中兴镇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的处理方法较为环保。比如,处理废气时,把雾化后的除臭剂喷洒在空气中,吸附异味分子,并与异味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达到除臭目的且无二次污染。同时,为了做到废气处理过程全密封,中心还在湿垃圾处理设备口做了密封罩,有效防止气体外溢。
中兴镇的湿垃圾运输车采用了新型号,直接运输整桶垃圾,每辆车可装8桶。“这样就免去了垃圾倾倒的过程。湿垃圾中不可避免会存在污水,如果用普通的垃圾车,很容易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渗漏。”朱胜帮说。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中兴镇大力推进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中兴村就是该镇定时定点做得较好的村之一。“刚开始村民会有些不适应,我们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指导,现在,村民们都很支持。”中兴村相关负责人朱俊杰说。
中兴村每个生产队设立2至3个投放点,保证大部分村民步行200米即可到达,每个点配一名志愿者。“有时候老百姓分得不够细致,工作人员上门收集后,仍需进行辅助分拣。因此我们就通过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让老百姓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好。”
中兴镇市容所还制订了《垃圾分类镇对村考核办法》《湿垃圾处理站管理方案》《湿垃圾处理站操作规程》,修改完善了《保洁员管理考核规定》《垃圾分类督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让全镇垃圾分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镇市容所每周开展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并采取跟车检查等措施,督促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