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限龄”是出于安全考虑
上海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创办十多年来,受到了本区广大老年人的欢迎,不少老人已成为它的忠实粉丝,在他们眼中,老年大学是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温馨家园。最近,校方发出通知,将在下学期对老年学员的入学年龄规定在50-80周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新规让“超龄”的学员们有些“想不通”。
现年90岁的沈锦霖是老年大学的忠实粉丝,学校创办后她一直在该校学习至今,十多年来她参加了书法、美术、工艺、烹饪、麦秆画、电脑、保健等诸多课程。沈锦霖告诉记者,老年大学的学习让她受益匪浅并得到了快乐。“前不久,得知校方下学期开始不再招收80周岁以上的学员,我觉得不妥。”沈锦霖认为,学校不该对入学年龄实行“一刀切”。
采访中记者发现,那些80周岁以上的学员,普遍对学校的新规表示不理解。为了解该新规出台的背景情况,记者随后走访了崇明瀛通老年大学。
“我非常能理解沈锦霖的心情,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多才多艺、充满活力的老人,如今因为年龄原因被老年大学‘拒之门外’,她心里的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我非常能理解!”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王愫怡解释道,对招收老年学员的入学年龄作出限定,并非只有崇明瀛通老年大学一家。从今年5月起,全市老年教育机构都将实行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和上海市老年教育小组办公室的规定,即在“上海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报名系统中,对老年学员的入学年龄作出明确规定。根据上海市老年大学和各区老年大学对老年学员的入学年龄要求,结合本区老年教育实际情况,瀛通老年大学做出了“老年学员入学年龄控制在50-80周岁”的规定,而全市各乡镇、街镇的老年学校入学年龄大多控制在75周岁以内。王愫怡表示,该规定的出台主要出于对老人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的考虑。“80周岁以上的老人属于高龄老人,他们坚持学习、乐于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更值得我们学习。但对于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而言,在每天上学、放学途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状况的确也充满风险。”王愫怡告诉记者,“上学期学校保健老师给所有老年学员做的一份健康调查问卷显示,80周岁以上的高龄学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部分高龄学员还有手术史。目前学校只有一名保健老师,对于高龄老人的现场医疗急救和日常保健方面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而学校的设施设备也并不能满足高龄老人的学习需求,例如缺少针对高龄老人学习的防摔缓冲式地板、教学墙体安设弹性扶手围栏、适合高龄老人的缓步台阶等;连学校的卫生间都是借用校园外墙处的公共厕所,确实不适合高龄老人在校学习。”
当记者询问如果高龄学员出具家属同意书和健康证明后能否继续留校学习时,王愫怡表示:“这些问题学校也请教过专业人士。由于高龄学员是成年人,并非未成年人,无须所谓监护人同意,因此家属同意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而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也只适用于旅游等短期活动,无法用来证明高龄学员长达一学期乃至一学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今年5月开始,全市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教师聘任、课程设置、教室安排和学员报名等工作,都已纳入‘上海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崇明瀛通老年大学现有近80个班级,每班容纳人数在30人左右,但在校学员却有1500多名,学习人次达到2800多人次。而且由于老年大学没有“毕业”一说,很多老年学员十几年不离校,有些老年学员一个人就报了五六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热门课程“一座难求”。
“每年本区大量退休的老年人中,有很多人想到老年大学学习,最后由于学额有限而失望离开。所以,从本学期起,学校不仅对老年学员的入学年龄作限定,还规定了每位老年学员最多只能选报3门课程。”王愫怡告诉记者,“为确保本区的老年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老年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瀛通老年大学从本学期开始加大对乡镇老年学校的辐射引领和指导示范作用,加强对区、镇、村三级老年教育机构协调统筹,配送师资下乡扶持,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培育乡镇老年学习团队骨干,联办老年教育主题活动等,以此来更好满足老年朋友日益增长的对老年教育的学习需求。”
“其实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媒体进行学习。” 王愫怡表示,“老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www.e60sh.com)进行网上学习,该学习网上有大量免费的市级优质老年教育课程,还可以就近到各乡镇的老年学校、社会学习点、日间照料中心和村居睦邻学习点进行学习交流,同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老年教育资源,还能得到日间照料陪护。” □ 记者 沈俊
各方观点
老有所学很重要
我是一个60多岁的“初老”年人。近年来,沐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退休工资连年增长,老年生活有滋有味。生活有保障了,总想学点什么,对老有所学的愿想也越来越强烈。可是,老年大学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光是我,连很多80多岁以上的“老老”年人都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镇上的社区学院要更加关注我们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要分层分类开设培训班。可以针对“初老”“中老”“老老”等不同年龄层次,开设诸如摄影、乐器、广场舞、书法、养生等有针对性的培训班,让各个年龄层次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学。要更加注重学习安全。要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同时也要配备校医,一旦老年人的身体发生问题,可以及时得到救助。
政府要鼓励村委就近满足老有所学诉求。可以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推动区、镇两级老年大学(社区学院),通过派遣老师、提供资源等方式送学到社区,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心仪课程的培训服务。可以鼓励村委举办老年培训班。这方面目前条件可能还不具备,需要政府在资金、师资等各方面加以协调,一旦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老年人老有所学的心愿将完成地更有质量。可以适当采取一定的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老年人成立兴趣小组,通过自发的、民间的方式,推动老年人一起学习、聊天,也能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
老年人自身也要合理地追求学习愿望,要量力而行地进行学习。老年人毕竟年龄大了,身体机能退化,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段、身体情况,选报适合自己的班次,毕竟身体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要相互体谅学习愿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每个老年人也不要“滥用”学习资源,一定要把课程报满, 应当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开展学习,适当“让出”一部分资源给其他老人。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这一天,希望政府、社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一定要以更大的善意来对待老人,多考虑一点,多想点办法,一定能够解决好“老有所学”这件事。
□ 竖新镇 黄锦芳
学校是老人的精神乐园
针对“时髦奶奶”面临的退学问题,本人觉得老年大学的做法有所欠缺。不妨想想这位奶奶和她的同龄人吧:原本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被一纸规定“打回”到买买菜、烧烧饭、看看电视这样的平淡之中,而娱乐节目则几乎归于零,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都是一记重重的打击。
随着上海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斑斑白发的寂寞身影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家庭,以及虽然与子女同住但缺少交流的“隐性空巢”老人家庭,基本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满足,但贫乏的精神世界与小康的物质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谁来填补广大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上述这位“时髦奶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人们在老年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结交到了许多新朋友,更是为自己找到了精神食粮。这些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有着共同的话语,老年人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归属感,进而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也许,这就是那位“时髦奶奶”不能接受校方规定的一个最大原因吧。
当然对于校方提出的安全问题的确存在,但是也需要视情况而定,不能搞“一刀切”。有些老年人就算是90岁,精神依然矍铄。为此建议学校可以通过让医院出具健康证明,或者子女签字认可的免责承诺等一些更人性化的措施,让更多的健康老人老年生活幸福美满!
□ 城桥镇 樊丽新
“超龄”学员心声
我在老年大学学习过电脑、保健等科目,在老年大学学习后,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技艺,还结交了新朋友,扩大了社交面。相互间交流学习心得,畅谈所见所闻,气氛融洽,身心愉悦。
如今校方通知从下学期起不再招收80周岁以上老人,我觉得有些不妥。老年大学应是老年人学习的大学,80周岁以上的学员中确实有些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前往上课,但有的学员已是90岁高龄照样坚持骑着自行车来校上课。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希望学校的决策做得更人性化一些。
□ 北门二村 施弦
自瀛通老年大学创办我就报名入学了,至今参加过书法、绘画、声乐、古诗文和英语等科目学习。
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孩子们上班去了,一个人在家会感到寂寞,在瀛通老年大学读读英语、写写字、画画图,让我不再孤单寂寞。
最近,学校招生出台了新规:80周岁以上不能入学。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让我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
□ 西门南村 许士青
老年大学是关爱老年人的学校,我是老年大学的一位学员。我觉得老年大学是求知的好地方,是老年交友的好场所。我上老年大学已有12年的时间。参加过烹饪、保健等科目的学习,在这里我越学越有兴趣,真的是百学不厌。
现在,老年大学忽然宣布不接收80周岁以上学员的规定,这引起许多老人的不满,不仅是80岁以上的,也有80岁以下的(他们也担心自己80岁以后去哪里)。我认为老年大学是尊老敬老关爱老年人的学校,应该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服务,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活动场所。现在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我们都有些想不通且感到失落。
□ 宝岛世纪园 黄玉娟
相关链接
崇明区市级老年学习点名单(2017年之前创建成功)
上海市老年教育居村委示范学习点:
港西镇静南村学习点
建设镇虹桥村学习点
城桥镇城中居委学习点
三星镇沈镇村学习点
堡镇电业居委学习点
东平镇风伟新村学习点
中兴镇永南村学习点
向化镇向宏居委学习点
新海镇跃进居委学习点
横沙乡公平村学习点
上海市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
上海芦瑶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上海市崇明黄老师社区服务社
上海崇明木棉花开手工社
上海市阳刚民间音乐馆
上海崇明中兴镇轩香读书社
上海市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标准化学习点:
中兴镇广福养老院
新村敬老院
堡镇敬老院
城桥镇第三敬老院
建设镇大同敬老院
上海市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学习点:
月亮湖老年公寓
庙镇江龙敬老院
竖新嘉龙敬老院
港西第一敬老院
新河日间照料中心
东平镇日间照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