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立全生态理念 助力生态岛建设
  崇明党校日前召开全生态理念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学术沙龙活动,围绕全生态理念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主题,从全生态理念的基本内涵与方法论、全生态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全生态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际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刊发部分发言内容,供读者学习。

  用全生态理念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全生态”本义是敬仰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后来演化应用为“全生态经营模式”。崇明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创造性地将其应用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以生态化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式推进生态岛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过程的建设。全生态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更是基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的现实需要。深入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与全生态理念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全生态理念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等。这些论断将“生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全生态理念在突出“生态”重要性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也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为全生态理念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必须高度重视。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其作为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为微观地区全生态理念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遵循。

  三是全生态理念生动地实践了习近平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全生态理念作为我们贯彻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崇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未来,我们将继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努力把崇明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案例。

  □ 区委党校 田丹丹

  全生态理念引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关注三个“关联”

  区委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全生态理念,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了新理念和方法论指引。在全面贯彻落实全生态理念指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践中,要关注好三方面“关联”:

  一、关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时空关联。全生态是时空的网络延伸。一要关注时间关联。在时间上,要回答好崇明传统发展、生态岛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以“全生态”为引领的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之间的关联;要回答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状况;二要关注空间关联。在空间上,回答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上海城市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之间的关联状态;回答好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共同体提供崇明案例的示范引领意义。三要关注理念关联。尤其要关注处理好新发展理念与全生态理念之间的关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注重战略方法的引领。全生态理念既不与新发展理念相背,也不是重复,而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处理生态系统的微观指引方法。

  二、关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物质关联。一要关注闭环内物质能量充分流动转化。全生态是物质的能量延伸。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闭环内各部分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所以我们要关注闭环内的物质能量转换流动。闭环内的物质只有充分流动转化,才能营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二要充分关注人的物质能量流动转化。通过人的积极因素,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积极动能,从而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格精神的提升。三要关注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中的物质能量流动。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创新是核心,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它是推进三“生”融合的核心动力。促进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升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关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思维关联。一要创新互动思维。“互”即“互动”,互动的本质是民主。二要创新联接思维。“联”即“联接”,联接的本质是开放。三要创新网络思维。“网”即“网络”,网络的本质是平等。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思维模式,积极主动构建网络节点,营造平等的网络关系,发挥网络思维的治理作用。四要创新全生态思维。“全”即“全生态”,全生态的本质是价值。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我们要努力打造智慧产品、智慧社区、智慧岛屿,从而实现全生态价值的提升。 

  □ 区委党校 叶斌

  全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的崇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观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其至少包括五大方面:生态历史观、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行动观和生态治理观。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全生态理念内涵中的全过程、全地域、全方位、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等内容,都是崇明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的学习实践和具体化。

  一、从生态历史观看“全过程”

  “全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时间思维,与总书记的生态历史观具有一致性。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就是使发展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高标准也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有可比性。

  二、从生态自然观看“全地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全地域”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空间思维”。崇明这片天地是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滩水林田湖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在现代化过程中要摒弃“大开发”冲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做朋友。

  三、从生态发展观看“全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是总书记生态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他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认为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体的。

  “全方位”反映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发展理念要融入“五位一体”各个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做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大文章,做好海上森林花岛这个大项目,破解出岛交通这个大瓶颈。

  四、生态行动观与“全员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全员参与”首先是因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民参与的过程也是奋斗的幸福。“全员参与”其次是因为人民是建设主体,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全员参与”是一种方法和行动的方式,是成功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保障。

  五、生态治理观与“全面管理”

  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治理观,内涵体现在修复和保护相结合的源头治理、“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的从严治理、“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治理等几方面思想。

  “全面管理”的理念与总书记生态治理观中的源头治理、系统质量、从严治理的思想是相通的。崇明推进河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 区委党校 吴广升

  以全生态理念引领乡村振兴

  以全生态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求生态”“盼健康”美好生活向往、解决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绘制蓝图

  科学制定规划,必须把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规律,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既要有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也要有产业、村庄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既要有系统设计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农民增收等内容,也要有整体谋划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要综合考虑城乡规划、集镇规划、土地规划、社区规划、村庄规划。

  二、塑造外形

  塑造特色田园,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与第二、三产业发展相融合,与城镇化发展相融合,同时积极开拓直接服务于城市化地区的都市农业,服务于游客与农民增收并举的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以及融运动、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塑造优美村庄,在充分考虑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和旅游发展需求基础上,既要规划现代化基础设施,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筑质量、性能以及所有景观设施的美感,还要注意保留乡村的形态,最大限度保持乡土田园风格,并以此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要理念,贯穿于优美村庄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流程中,将服务于居民生活的乡村空间,和服务于游客的各项旅游设施,在空间配置上适度分离或合理穿插,既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又利于游客的游览和体验。塑造整洁环境,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废水、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或统一处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乡镇以及农村危险废物的区域集中处置。

  三、铸造乡魂

  崇明作为长江口的一颗明珠,聚沙成岛,形成了独有的乡土文化,包括农业文化、民间信仰、道德系统、风俗习惯、娱乐方式、地方戏剧、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内容,也包括蕴含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地方经验、村落舆论、村规民约等物质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内容。建设乡村新风,一定要在遵循乡村文化生态体系及其发展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沿着乡村文化谱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现代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重视乡村文化娱乐、科学普及、民主法制教育以及移风易俗等现代文明建设,杜绝不顾乡村文化生态系统而简单复制城市文化或想当然地引入外来文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治理乡村,可以引导乡村的新风尚、新气象,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四、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要分析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我们的供给侧就在哪。以“全生态”理念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根据需求来解决当前的发展问题,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区委党校 袁玉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学生文萃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树立全生态理念 助力生态岛建设
崇明报专版04树立全生态理念 助力生态岛建设 2018-05-1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