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拼命干”的“老施”
——记堡镇农普办副主任施新涛
堡镇经发办主任施新涛,在此次农业普查中担任镇农普办副主任,负责落实农普各项工作。他的钻研和敬业精神,受到一致好评。
施新涛身兼数职,是堡镇机关单位中一致公认的忙人。但他始终坚持把农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学习、亲自授课。他在参加全区农普培训班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多次通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上海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实施方案》,且不懂就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自己都不能吃透农普方案、明确做法,又怎么能指望去上课教好镇上其他普查员呢?”
他先后三次组织全镇18个普查区200多名普查员和指导员进行业务再培训,就如何划分普查小区,如何编制普查小区示意图,如何开展住户和单位调查摸底进行业务辅导。培训讲课中,他不照本宣科,而是针对“两员”差别,将各种普查对象的类型一一列表说明,既直观明了,又通俗易懂。培训后,大家反映施主任的培训不仅方法新、效果好,而且便于操作。
在抓好“两员”业务培训和面上工作的同时,施新涛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深入堡港、瀛南、五滧等村和五滧垦区,面对面指导帮助“两员”做好农普各阶段工作。对问题较多的普查区,他更是带领镇农普办工作人员到现场审核把关,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施新涛对待农普工作的“刻苦钻研、尽职守责”也激发了镇农普办全体人员的干劲。不少镇农普办的年轻同志都说:“施主任50多岁了,都能‘撸起袖子拼命干’,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热土上的足迹
——记东平镇农普办指导员兼普查员顾超
东平镇是一个农场乡镇,由原东风农场、长江农场、前进农场和前哨农场4个社区组建而成,地域跨度大、范围广,这给第三次农业普查的顺利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东平镇农普办指导员兼普查员顾超凭着对东平的满腔热爱,和对工作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难,用坚持和汗水在东平大地上书写了一曲动听的农普之歌。
今年1月底,当春节假期即将来临,年味越来越浓之时,东平镇普查员顾超仍然战斗在入户登记的第一线。他的主要普查登记对象是涉农经营单位。由于地域广,要在东平镇这块11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找到每一个经营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一些即使能联系到的经营者也在上海处理繁忙的事务,并不愿来崇明参加普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顾超同志事先做足了功课。他不仅在清查摸底阶段与相关企业取得了联系,在正式登记开始前又反复进行电话预约。今天不行约明天,明天不行约下周。正是这样的执着和耐心,打动了这些单位的经营者,最终他们表示,无论如何也要抽空从市区来崇明配合此次普查。在普查过程中,顾超一边了解他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一边细心解释农普指标。他详问细记,确保采集信息不错一项,并同步完成PDA数据录入传输。对于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不慌乱,遇到的难题,他不推脱,并对问题逐条备注、写明情况,确保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顾超全力投入到农业普查工作中,从清晨到日落,东平这块热土上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迎着寒风,他穿行在农场的乡间小路上。
赞美他就是赞美坚忍不拔。
细心热心耐心
——记绿华镇农普办指导员朱燕如
朱燕如是绿华镇农普办指导员。“普查苦,普查难”是大家的共识,但她还是坚持用“细心、热心、耐心”做好农普每项工作。
一是细心。为了做好“三农普”工作,她认真学习《上海市第三次农业普查方案》,把农业普查中的“四表两卡”、实施方案、逻辑审核翻了个透。通过市级、区级的培训,加上自我学习,她对每一张表、每一项指标以及实施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体会透彻,不清楚的地方就向区农普办询问,没有半点马虎。
二是热心。朱燕如在单位不仅要完成农普工作,还要兼顾做好镇上的旅游、微信公众号维护等其他工作。但这丝毫不妨碍她热心农普工作。为了确保农普各项工作在绿华镇顺利开展,她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日,日夜加班加点,付出了很多心血。
三是耐心。“三农普”指标多、要求高、任务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燕如收集大量普查材料进行反复学习,然后对全镇普查员、指导员进行培训。在培训期间,朱燕如感染肺炎,不时高烧咳嗽,但是为了把握节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推进,她强忍病痛,依然打起精神将农户普查表、规模经营农业户普查表、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等每一张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向全镇普查员、指导员讲解透彻。清查摸底工作开展后,普查员、指导员反复咨询相关指标,一天接听几十个电话,她都不厌其烦,耐心地反复讲解,直到普查员、指导员弄懂为止。
朱燕如就是这样坚持用“细心、热心、耐心”为全镇乃至全区的农普工作添砖加瓦。
“我与农普有个‘约会’”
——记建设镇农普办指导员兼普查员龚震峰
龚震峰是建设镇经管中心财会人员兼镇住户调查员。他本科学历,今年27岁,大家习惯叫他“小龚”。在此次农业普查中,小龚是镇里的PDA操作指导员。
在建设镇的农村,文化程度较高且熟悉电脑技术的青壮年大多已外出,所以农普办选择PDA操作指导员的人选范围大为缩小。而此时,热爱电脑、身担镇里财会和住户调查重任的龚震峰主动请缨,负责起了全镇农普PDA操作的指导工作。1月中旬,各村进入PDA录入高峰,小龚更是放弃多个双休日,冒着刺骨的寒风,骑着电瓶车跑遍了全镇13个村,现场指导PDA录入情况,有力保证了全镇农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小龚已经27岁了,还没有成家,父母家人都很着急。年前有亲戚好友帮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定于1月21日上午9时初次相亲。但不巧的是,那天正当小龚兴高采烈准备前往赴约时,突然接到运南村普查员电话,说PDA录入出现故障,要他立即前往协助解决。小龚接到电话后,心里异常矛盾:去村里指导,势必影响按时赴约,第一次见面就失信,会给女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去,影响村里的PDA录入,农普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怎么办?在公与私的交叉口,小龚考虑再三,毅然选择了放弃赴约,去运南村帮助排除PDA故障。事后,当镇农普办领导知道此事问及他时,小龚调侃地说:“没关系的,我与农普另有‘约会’”。
“菜鸟”成了骨干
——记横沙乡农普办普查员陈庆波
陈庆波原本是一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小出纳”,2016年9月回横沙乡参加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作为从未接触过此项工作的“菜鸟”新人,她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从踏进农普办的那天起,她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她所负责的第一小组共涉及5个村、39个普查小区。在前期绘图阶段,她与五个村的普查指导员一起走访排摸各村普查小区内的所有建筑物,确保小区边界无差错,建筑物不重不漏。白天她是乡农普办的普查指导员,下了班她兼顾本村的制图工作,利用平时以及周末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以熟练的表图绘制技术将8个小区的图纸完成得清晰明了。
在清查摸底阶段,她迅速制定了本小组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召开小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会议,耐心细致地讲解清查摸底表的各项指标,确保每个指标都讲解到普查员理解为止,以此保证普查工作质量。
入户登记阶段正值寒冬腊月,她在完成白天的工作后,晚上依然放弃休息查校各小区的普查数据,及时纠正错漏。在完成自己份内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分担核查指导工作,并参加乡镇互查。
她,一个金牛座的完美主义者,秉承“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理念,从普查“菜鸟”成了一名业务骨干。
高龄孕妇的“农普情”
——记三星镇育新村农普指导员顾丽娟
三星镇育新村农普指导员顾丽娟是一名高龄孕妇,尽管如此,她依然克服身体的不适,为农业普查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负责妇女和会计条线的村干部,顾丽娟原有的工作量就很大,且这次普查又适逢怀孕即将临产。没想到,顾丽娟依然请缨参加了这次农业普查工作。在农普清查摸底期间,她正怀孕7个多月。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她的身体提出“抗议”,迫使她不得不在家休息。但一想到农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顾丽娟“人在家中,心在农普”。身体的不适感稍微减退后,她又毅然回到村委,与同事们商讨如何解决普查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普查人手不够”、“缺乏专业电脑人才”和“农户难遇到”是摆在育新村面前的三大难题。面对这些难题,顾丽娟选择了亲力亲为。农普清查摸底恰逢农忙,村里有2个普查员不能参与清查摸底工作,眼看不能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摸底任务,顾丽娟挺着大肚子,亲自深入农户家中摸底。而针对“缺乏专业电脑人才”的问题,顾丽娟也是选择自己动手、刻苦钻研,有时为了及时完成电脑数据录入工作,她经常工作到天黑,村里其他人都下班了,唯有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在带领村普查员对育新村的农户及单位清查摸底时,由于很多农户不在家,需要多次上门走访才能进行调查,她总是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上门,直到遇到普查对象完成普查才肯罢休。
家人认为她是在拿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开玩笑,别人也劝她,不要那么拼命。朴实的顾丽娟总是笑着说:“不能由于个人原因,拖了全镇的后腿。再说工作没做完,在家里休息也不踏实啊。”